珠海,组建一个超级国资

图灵汇官网

这一场景出现在珠海。

最近,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发集团”)与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格力集团”)计划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海科技集团”)。近年来,国资参与新兴产业投资的趋势愈发明显,这类消息已不再稀奇。

两大国企携手打造全新平台

珠海科技集团即将成立。从格力金投了解到,近期多家上市公司如航宇微、阳普医疗、科恒股份等均发布公告称,珠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珠海市国资委”)发布了《关于组建珠海科技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根据《珠海市2025年市属国有企业专业化整合方案》,华发集团与格力集团将合作组建这家新公司。

华发集团将部分股权和资产注入珠海科技集团,包括其持有的华发科技股权。整合完成后,珠海科技集团将成为格力金投的股东,但格力金投仍将保持对几家公司的控股权,珠海市国资委依然是最终控制方,公司所有权结构没有改变。

华发集团成立于1980年,与珠海经济特区同龄,是珠海最大的综合性国企集团,现拥有7家上市公司和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业务涵盖科技产业、城市运营、房地产开发及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格力金投是格力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1985年,作为珠海市国资委授权的独立法人企业,也是珠海首个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凭借国有资本的投资引导作用,格力集团管理着多个基金,包括珠海基金三期创投基金、横琴天使投资基金等,累计投资项目超过943个,总投资额超766亿元。

至此,珠海再添一个重要国资平台。近段时间,珠海国资的整合步伐显著加快。

几乎在同一时期,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横琴集团”)旗下的世联行、宝鹰股份等也宣布收到控股股东大横琴集团的通知,珠海市国资委已将大横琴集团整体无偿划转至珠海市珠光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珠光集团”)。划转完成后,大横琴集团的控股股东变为珠光集团,但实际控制人仍是珠海市国资委,公司所有权结构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更早之前,格力地产发布了一份《关于控股股东股权结构变动的提示性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珠海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海投公司”)的通知,珠海市国资委已将海投公司整体无偿划转给华发集团,成为其下属二级企业。划转完成后,海投公司的控股股东由珠海市国资委转变为华发集团,但海投公司依然保持为公司控股股东,珠海市国资委仍是最终控制方。

截至目前,珠海市国资委旗下共有17家并表上市公司以及40余家参股上市公司。截至2023年底,珠海市属国企总资产达到12924.06亿元。

不知不觉间,珠海的国资整合改革拉开帷幕。

国资新篇章

地方国资的整合与重组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最引人注目的是去年6月,上海科创集团宣布收到上海市国资委下发的《市国资委关于上海国投公司与上海科创集团实施联合重组的通知》。随着两大平台合并,一个超级国资平台在上海诞生。

过去一年里,上海国投公司迅速设立了规模达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母基金,通过首批9只市场化子基金的选择,以36.5亿元的母基金出资带动了172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实现了4.71倍的杠杆效应。此外,旗下管理规模100亿元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也开始首次投资。

紧随上海之后,长沙市国资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去年7月正式成立。郑州也在那时发布的《郑州市扎实推进2024年下半年经济稳进向好若干措施》中提到,计划加快组建郑州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郑州科创集团有限公司两大国资平台。

最近一次是在今年2月,江苏省国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注册,注册资本300亿元人民币。这一决定源于1月份发布的《2025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组建省国金投资集团”。

这一切可以追溯到2024年7月,当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各部门的战略协作,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发展壮大,强化核心功能,提升竞争力。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国企的功能定位,完善主营业务管理,确定国有资本的重点投资方向。”

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国企国资改革无疑是重要环节。一方面,这有助于集中分散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与恶性竞争,促进区域产业链协同发展,引导资源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各地可通过国资重组盘活存量资产,缓解城投债压力。

由此可见,各地对产业整合升级的需求十分迫切。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蕾学姐
    下一篇

重点投向氢气制取、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和配套产业等生产企业,及其他新能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