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近启动了一个名为“空地一体 生命至上”的城市救护项目。这个项目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携手腾讯党委、腾讯SSV时光实验室以及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共同开发,旨在借助数字技术增强社会急救能力。目前,项目已进入全面运行阶段,成为深圳卫健委推行的“五分钟社会救援圈”的重要补充,为市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了更多保障。
项目首先在深圳的五个公园——塘朗山郊野公园、凤凰山森林公园、石岩湿地公园、罗田森林公园和福海河公园设置了无人机AED配送站试点。每个公园设有30个无人机停靠点,搭建起一个智能空中急救网络。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市民只需扫描附近的“企鹅急救”二维码,就能快速定位并呼叫携带AED和急救用品的无人机。无人机将按照最优路线飞抵现场,为病人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建立起一条立体化的空中救援通道。未来,这套无人机AED系统还将与120急救系统对接,为市民提供更多支持。
在之前的测试中,所使用的多旋翼无人机展现了稳定可靠的性能,其5分钟内的救援半径可达4公里,覆盖面积约50平方公里,相当于部署150台固定AED的效果。这显著提高了城市急救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可得性,极大增强了急救响应速度。
此外,该项目还在急救培训方面取得了进展。2023年,已经对全市8000名城管领域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市容巡查员、公园安保人员、协管员、环卫工人和绿化工人等。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5月5日,在宝安公园发生的一起突发事件中,一位五十多岁的游客突然晕倒失去意识。附近的市民和公园保安迅速采取行动,对其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公园提供的AED设备实施了两次电击除颤。最终,该游客恢复了呼吸,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后续治疗。这次成功的救援体现了急救培训的重要性,也展示了经过训练的工作人员在面对危机时的专业能力。
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一项目的正式启动标志着深圳在城市应急救助方面的重大进步。通过整合多方力量和技术优势,项目为城市急救体系注入了新动力。展望未来,随着项目的逐步推进,将进一步强化城市的应急救护水平,更好地守护市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