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加速“腾空” 上交所举办科创板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

图灵汇官网

记者了解到,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了科创板新质生产力行业沙龙的第十四期活动,主题聚焦于低空经济领域。会上,来自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司南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科创板低空经济龙头企业的代表,围绕当前热门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低空经济的核心在于创新的应用场景。目前,无人机和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已经在物流配送、农业植保、工业巡检以及空中观光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医疗救援、灾害应对、消防安全和科研考察等方面开始了初步尝试。与此同时,个人消费、短途货运和公务飞行等潜在市场同样蕴含着巨大的需求潜力。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059.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约1万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可达28.1%。若按此趋势发展,到2026年,低空经济可能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约0.15个百分点,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

参会嘉宾指出,中国企业已经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展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这离不开从设备生产到软件开发,再到整体方案整合和服务提供的完整产业链布局。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这一产业正逐步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例如,目前已有接近3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涉足低空经济,覆盖了飞机制造、零部件供应、空中交通管理和通讯导航等多个环节,其中部分企业已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低空空域的有效利用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仍存在空域开放不足和资源分配紧张的问题。“低空经济不仅仅是飞行那么简单,它实际上是通用航空的一种高级形态。”纵横股份负责人提到,其本质在于借助数字化手段把空域资源转变为可量化且可盈利的资产。

当前,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三大都市圈正在积极探索低空应用场景落地。比如,深圳开通了国内首条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城际通勤测试线路,相比传统路面交通节省了七成以上的时间;而成都推出的“低空文旅”项目吸引了超过十万人次参与体验,深圳湾的低空观光项目则成为了区域旅游的新亮点。

司南导航的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公司正在利用北斗系统的时空定位技术和场景感知技术,开发出一套能够大规模生产的智能驾驶系统,支持全球首个“5G+自动驾驶重卡”示范项目运行。

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飞行器与复杂的空域环境之间如何有效管理成为一个难题。幸运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驱动力。“AI是低空经济的大脑革新。”纵横股份负责人透露,他们已经开始尝试将深度学习模型应用于无人机图像识别,从而提高巡查工作的效率。展望未来三年,AI技术会让无人机从单纯的交通工具转变为具备高度智慧能力的空中机器人。

此外,产业链上游的企业也在积极行动。航天宏图推出了基于深度学习框架的产品线,进一步增强了自身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实际用途。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低空飞行器不仅获得了更强的自主判断力、环境洞察力以及任务执行能力,还促进了低空交通体系的优化升级,助力低空经济朝着更加智能化和规模化的目标迈进。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王珺
    下一篇

[标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