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人形机器人的高端研讨会在位于北京亦庄的机器人大世界举办。此次会议由新京报贝壳财经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主办。智平方的合伙人张鹏在会上分享了他对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看法。
张鹏提到,近期举办的机器人马拉松比赛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样的实际测试,可以有效验证机器人硬件、软件、系统及算法的表现。“这次比赛中,一款名为‘天工’的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半程马拉松,这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鼓舞。”
他指出,现阶段的关键在于提升机器人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使其能够在不同场景下持续学习并高效执行任务。张鹏进一步解释说:“通俗来讲,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是指机器人借助多种传感器与外界互动,能够识别自身位置、周边环境,并据此规划行动。这一领域正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
然而,他也承认,VLA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如何增强空间智能、实现全身协调控制以及优化软硬件集成等。
智平方自创立之初便专注于利用大模型的方法论构建机器人系统。经过努力,该公司攻克了端到端VLA模型中的关键难题——空间智能,并成为业内首个运用VLA技术实现机器人全域感知与全身控制的企业。张鹏强调,无论是来自互联网的大规模数据、模拟环境生成的数据,还是来源于真实使用情境的数据,都对提升机器人性能至关重要。这些数据共同促进了具身大模型的发展,从而推动机器人迈向通用智能的目标。
对于未来的商业化进程,张鹏表示并不急于让机器人立刻进入普通家庭,而是计划循序渐进地扩展应用场景。初期主要集中在工业服务和公共服务领域,随后逐步渗透至家庭和个人护理市场。“这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他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稳步推动技术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