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也在做机器人?——战略布局和思考

图灵汇官网

导读

当前,人型机器人领域已成为科技竞争的新热点。比亚迪积极投入这一领域,通过其第十五事业部布局人型机器人业务。该事业部正通过内部架构调整、团队组建和人才招募,加强多部门协作,并与外部企业合作研发,力求在技术、产品及应用场景上取得突破。

我们将深入分析比亚迪在人型机器人领域的布局策略、技术应用、产品迭代,并探讨其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为行业提供全面的洞察。

比亚迪的人型机器人布局

组织架构与战略定位

比亚迪第十五事业部成立于2003年,主要负责汽车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该事业部后来更名为弗迪科技,目前专注于电池、电机和电子系统,为比亚迪及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核心零部件。

为了进军人型机器人领域,第十五事业部进行了多项组织调整,成立了专门的未来实验室,专注于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的研究,由事业部负责人罗忠良亲自领导。具身智能被认为是在大模型产业中的重要应用方向,涵盖家用服务机器人、工厂机械臂、足式人型机器人及自动驾驶汽车等多种应用场景。

比亚迪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机器人技术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替代重复性工作以优化产业链效率。预计到2025年,比亚迪将在生产线投入超过2000台人型机器人,并正在积极招募机械、自动化、计算机等领域的人才,组建跨学科的研发团队。

技术与产品迭代

比亚迪的人型机器人采用了双足设计,以适应复杂的工厂环境。技术路径上,比亚迪与优必选、智元等公司合作研发,涉及机器人关节的驱动器、减速器、六维力传感器及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

视觉方案方面,比亚迪采用自主制造与外购相结合的方式。其中,激光雷达、模组等关键零部件由比亚迪自行设计生产,同时结合优必选在大模型方面的领先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比亚迪的人型机器人已经历了六次迭代,目前已有150台应用于汽车总装线和零部件生产环节,目标是提高自动化率和效率。当前机器人的工作效率已达人工的80%,但在贴车标、巡检等环节已接近成熟,而车内装配等场景仍需进一步优化。

未来,比亚迪计划通过多轮测试和优化,使机器人能够替代两名工人的工作量,并实现大规模量产。比亚迪与优必选等企业深度合作,优必选负责提供整体机器人方案和大模型开发,而比亚迪则专注于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这种合作模式使比亚迪能够充分发挥其在零部件生产上的优势,同时借助合作伙伴的技术积累快速切入市场。

比亚迪做人形机器人的前景分析

比亚迪与优必选、智元等企业深度合作,不仅是资金投入,更是核心零部件自主生产与外部技术融合的双赢合作。

软件系统方面,比亚迪与优必选等企业联手攻关,视觉方案上,自主整合制造镜头、模组、激光雷达等组件,并结合外部采购。触觉相关材料如驱动器、减速器等则选用外部合作成果,再融入自身设计进行微调。

在应用端,比亚迪主导,结合自身产线的实际场景,向合作方提出需求并反馈,推动产品的定制化发展。

硬件方面,触觉使用驱动器、行星减速器、空心杯电机、编码器等构建灵活的手关节;减速器选定谐波和行星两类,依车间产线的需求在优必选方案基础上进行改良。丝杠选用了钢芯滚珠丝杠,材料用铝镁合金减重,并融入六维力传感器技术。

软件层面,比亚迪与优必选、软通动力等围绕操作系统、大模型,共同研发控制系统,优必选在大模型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多方配合优化机器人的感知、执行控制及模型计算算法。

比亚迪在机器人领域拥有深厚的产业根基,汽车制造积累的自动化产线经验、供应链把控能力、大规模生产管理技巧,都能无缝迁移。

技术研发上,比亚迪持续投入,汇聚了一大批专业人才,内部孵化的技术和外部合作的成果能快速整合、迭代。场景优势显著,汽车生产环节的总装、零部件场景需求明确且体量大,是理想的试验场和应用温床,有充足的机会去打磨产品,贴近真实需求优化性能。

成本控制方面,比亚迪依托自有零部件生产体系,电机、关节机构等关键件自产,相比同行外购组装,成本大幅压缩,使得产品更具竞争力。

定制化能力方面,基于通用模型,针对不同汽车工位、场景微调,适配性远超竞品。比亚迪的品牌自带流量与信任背书,车企客户出于长期合作关系、品牌稳定性的考虑,更愿意接纳比亚迪的机器人产品,为其市场推广铺平道路。

比亚迪在人型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优势

  • 技术积累与成本控制:比亚迪在电池、电机和电子系统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为其机器人核心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提供了支持。此外,通过大规模采购和内部生产,降低了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等关键部件的成本。

  • 产业链协同: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者,比亚迪能够将机器人技术直接应用于自身汽车产线,从而缩短迭代周期并迅速验证产品性能。

  • 合作资源:与优必选等行业领先企业的合作,使比亚迪能够在大模型与控制系统方面获得快速突破。此外,未来实验室的成立为其吸引顶尖人才提供了平台。

当前,人形机器人赛道竞争激烈,优必选、智源等各有千秋。尽管比亚迪入场稍晚,但凭借产业协同、成本把控、定制能力三大优势,有机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短期内,比亚迪将在汽车产业内部占据关联场景的份额,站稳脚跟;长期来看,随着技术成熟和口碑积累,比亚迪有望突破行业边界,辐射到更多工业和服务领域,从区域“潜力股”成长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强劲选手。

总结

比亚迪在人型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是其智能制造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领域不仅提升了比亚迪汽车产线的效率,也为其未来在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下一篇

导读:《科创板日报》12月31日讯 临近年末,“天才少年”稚晖君创立的智元机器人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单位,共同宣布开源了面向人形机器人的百万真机数据集项目AgiBot World。据悉,Agi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