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综合报道】2023年第一季度,工信部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赵志国表示,工信部将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宽带边疆”、千兆光网“追光行动”、中小城市云网强基建设和移动物联网的高质量发展,以加速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此外,还将加快技术创新,推动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力度。
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工信部将继续推动5G、千兆光网等技术在垂直行业、信息消费和社会民生领域的融合应用,助力工业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工信部强调,将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扭转了去年10月以来的下降趋势。高技术制造业的投资增长了15.2%,新能源汽车和太阳能电池等新兴产品的产量分别增长了22.5%和53.2%。
信息通信业的作用日益凸显,一季度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7%。工信部还指出,将通过深化融合应用,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同时,深化产融精准对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已为企业融资累计突破5000亿元。
未来,工信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 促进内需恢复,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2. 加快技术产业创新,继续推动6G、光通信、量子通信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加大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的研发。 3. 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优势产业巩固扩展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 4. 联合相关部门研究出台稳定汽车消费、扩大内需增长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现有政策,完善“双积分”管理办法,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
近期,我国在6G通信技术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在北京完成了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这一实验利用高精度螺旋相位板天线在110GHz频段实现了4种不同的波束模态,并通过4模态合成在10GHz的传输带宽上实现了100Gbps的无线实时传输,极大提高了带宽利用率,为6G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太赫兹通信作为新型频谱技术,具备高带宽、低噪声、高可靠性等优点。它对于6G通信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提供更清洁、高效的频谱资源,降低传输损耗和成本,提高通信可靠性和效率。同时,太赫兹通信还可以应用于超高速数据传输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等领域,为6G技术开辟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此外,6G技术的研发和商用进程已经启动。三大运营商都在加快6G技术研发,推动商业化落地。据市场研究机构Market Research Future预计,到2040年,全球6G市场规模将超过34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8.1%。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积极推进6G技术的研究。芬兰奥卢大学发布的全球首个6G白皮书显示,6G的大部分性能指标将比5G提升10到100倍。例如,6G的峰值传输速度将达到100gbps至1tbps,而5G仅为10gbps;室内定位精度为10厘米,室外为1米,是5G的10倍;通信延迟为0.1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具有超高可靠性,中断概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超高密度,连接设备密度达到每立方米100个以上。
中国在6G技术方面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天风证券的报告显示,中国在6G超大规模MIMO、太赫兹通信、通感一体、内生AI通信、确定性网络、星地一体化网络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工信部还优化调整了微波通信系统的频率,以满足5G基站等高容量信息传输的需求,并为未来的6G预留频谱资源。
中国和海外在6G技术研究方面有许多共同点,特别是在空天海地一体和算力感知方面。6G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构建地面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及深海远洋网络的融合,实现空天海地一体化的全球连接。此外,通过无线传输与AI深度学习结合,是6G未来的发展趋势。
6G技术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中国信通院预测,到2040年,6G各类终端连接数将比2022年增长超过30倍,月均流量增长超过130倍,最终将带来“千亿级终端连接数,万亿级GB月均流量”的市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