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月17日,央视新闻报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1月17日发布了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8.6%。
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持续发展,5G和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迅速,信息通信行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互联网基础资源不断丰富,IPv6地址数量达到69148块/32,同比增长1.6%;域名总数为3302万个,其中“.CN”国家顶级域名数量为2082万个。
截至11月,全国已建成5G基站419.1万个,比去年增加了81.5万个。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共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6.42亿户,占移动网络终端连接数的59.6%,这表明人与物的广泛互联正在逐步实现,为更多用户接入互联网服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还提到,2024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新应用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截至12月,中国有3.31亿人了解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占总人口的23.5%;实际使用者为2.49亿人,占总人口的17.7%。在这些用户中,77.6%的人用这类产品来解决问题,而45.5%的人将其作为办公助手。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各个行业中广泛应用,推动了智能化升级。例如,在文艺创作、网络营销、软件工程等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已成为重要的工作工具;在法律咨询、智慧诊疗、在线客服和智能机器人等领域,“智能助手”变得越来越普遍。此外,通过改造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生成式人工智能帮助企业实现了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报告还强调,得益于政策支持和模式创新,2024年数字消费领域亮点频现。电商平台的以旧换新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各大电商平台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出补贴政策,推广以旧换新模式,从而推动了线上交易额的增长。截至12月,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9.74亿人,较2023年增加了5947万人,占网民总数的87.9%。
支付平台的互联互通也取得了重要进展。网络支付机构推动了不同条码之间的互认互扫,使得支付宝、微信支付与云闪付实现了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促进了线上线下的多场景支付互联,进一步方便了数字消费。此外,外卖平台也开始采用无人机送餐的新模式,通过超过53条航线,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助力低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