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院士展望未来十年:新质互联网阶段,走向四大重构

图灵汇官网

导读

回顾过去三十年,中国互联网从“全功能接入”到全面渗透应用,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阶段。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1994年,中国成功接入互联网,标志着PC互联网时代的开启。IPv4成为了主要的基础协议,Web界面成为主要的人机接口,门户网站则是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在这个时期,用户主要通过浏览器平台获取内容,信息传递主要是单向的,业务以电子邮件为主,用户基本上是被动地接收互联网内容。

自2005年起,随着3G的普及,互联网进入了PC与移动互联网融合的新时代。智能手机带来了图形用户界面,APP成为常用应用,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开始融入日常生活。尽管用户可以参与内容创作,如博客、评论等,但互联网平台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用户价值并未得到充分展现。

2015年以后,随着4G的全面推广,互联网正式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图形用户界面依然是主流形式,但自媒体、微信、抖音等平台的兴起使互联网更加去中心化。用户不仅能创作内容,还能积极参与平台业务,直播电商和共享经济迅速发展。短视频成为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主流应用。

未来十年:新质互联网阶段,走向四大重构

展望未来十年(2025年-2035年),我将这一阶段称为“数智(新质)互联网”。其核心特征是基础协议采用IPv6+,人机接口以自然语言为主,不再依赖于点击APP的形式。互联网将回归以用户为中心,平台将转变为智能平台,用户能够利用AI创作并拥有自己的作品。

届时,互联网世界将不完全由人类参与,许多对话将由机器人进行。人类与机器人将共存,主要业务将集中在基于大模型和智能体的应用上,涵盖各个行业的互联网。因此,AR、VR、数据要素服务和算力服务将在这一阶段得到广泛应用。尽管这一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终端形态向新重构

大模型的下沉和智能体的落地将改变终端设备,尤其是将AI技术嵌入到终端和边缘计算设备中,重新定义手机、PC、眼镜、AR等可穿戴设备以及工业模组。这些设备将支持云端或离线运行,形成新的AI终端时代。2007年iPhone的出现开启了智能终端时代,未来几年可能会迎来新的终端换代潮。这不仅涉及制造业,还会带动服务业的变革,用户将拥有更多创造内容的能力,新的内容形式将不断涌现。

网络设施的向智重构

基础设施的AI赋能将首先体现在5G-A和6G的推动上,以增强用户体验并支持泛在连接和绿色网络发展。网络协议将继续向IPv6+发展,进一步推动纯IPv6协议的应用。此外,人工智能将在云计算领域的应用得到强化,云计算将转变为AI的云原生,提供更具弹性、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服务。为了适应算力的需求,可能会采用RDMA等技术,以确保高速、低时延和零丢包的传输效率。

产业应用的向智重构

产业应用将在多个领域实现智能化转型。车联网将从智能座舱开始,结合5G和C-V2X技术,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标配,提升中国新能源车的全球竞争力。卫星领域将通过AI优化卫星星座的频轨、波束调度,支持星上计算,并实现星地协同。在工业互联网方面,通过场景大模型的应用来优化供应链和进行预防性维护,推动更多智能化和高效化的产业应用场景落地。

数字治理的向善重构

互联网平台需要继续有序发展,治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样需要保持包容性,容许一定的试错空间,以促进新业态的发展。互联网治理既要防范风险,也要促进创新,鼓励探索,同时要整治不良行为,如饭圈文化中的歪风和戾气,营造创新、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此外,完善数据安全、数据跨境流动等基础制度建设也将成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AI发展的监管既要鼓励创新,又要注重安全性和伦理规范,确保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价值观保持一致。

总结

AI重构将引发应用模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终端形态多样化:智能终端向AI终端和具身智能进化,支持离线功能。
  2. 终端功能智能化:从传统通信终端向具备AI的终端扩展。
  3. 人机交互多模化:支持自然语言、触摸屏、手势、唇形甚至眼神控制,逐步发展到AI代理,不再依赖APP。
  4. 内容过程化:从信息浏览到对话式获取,内容生产从检索转向用户自生成,并支持终端和云端协同。
  5. 网络功能原生化:涵盖云原生、AI原生和安全原生架构。
  6. 通信连接多元化: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多点对点连接,提升可靠性和灵活性。
  7. 应用服务泛在化:2C和2B互补,实现人机物兼容、云端协同和通感算融合。
  8. 计费模式差异化:从流量包向体验和服务质量计费转变,并引入Token和算力计费。

未来十年将是AI重塑互联网的时代,从终端形态、网络设施到产业应用、数字治理、用户服务、网络生态,AI将推动全面重构。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央宗
    下一篇

导读:罗永浩的“真还传”还未画上句号,“最后一次创业”已在进行中。2022年7月10日,罗永浩创立了细红线科技有限公司,最初是计划开发AR操作系统和硬件产品。但在2024年,技术风向发生了变化,行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