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AI及智能体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开始阶段

图灵汇官网

导读:

在11月25日由度小满联合举办的“中关村博士后学术交流论坛”上,邬贺铨院士指出,大模型的应用正逐步从模型层转向智能体(AI Agent)。智能体不仅能够避免过度依赖预先编辑的数据集,还能有效解决大模型难以适应企业内部应用场景的问题,成为一种强大的通用问题解决工具。

AI技术的演进与应用

邬贺铨院士将大模型类比为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而智能体则类似于操作系统中的各种应用程序。在当前智能手机性能日益接近个人电脑的背景下,使用智能体的局限性逐渐减少。例如,手机现在可以实时翻译不同语言的对话,并将其转换成用户熟悉的语言,这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邬贺铨院士认为,AI在办公效率提升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但在金融领域,如信贷管理和投资决策等方面的应用仍面临挑战。特别是信贷管理中的风控和决策过程,由于其复杂性和严格性,使得AI的应用难度增加,甚至可能超过工业领域的应用难度。

AI金融应用的前景

尽管如此,邬贺铨院士仍然看好AI在金融领域的长远发展。他提到,目前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要在客户拓展、小微企业数据收集以及贷款人行为分析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此外,他还建议金融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可信的数据共享平台,从而更好地利用真实数据,提高决策质量。

度小满的技术贡献

度小满CTO许冬亮表示,金融行业高度依赖数据分析,是展现人工智能价值的重要领域之一。如果AI能够在风险管理中降低哪怕0.1%的逾期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是巨大的。度小满在2023年5月发布了国内首个拥有千亿参数的中文金融大模型——“轩辕”,并在同年12月通过了相关法规的备案,向多家金融机构开放试用。目前,已发布多个全参数模型版本,涵盖了多种应用场景。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潘燕
    下一篇

导读:沈建缘/文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下,当企业面对外部压力,如何平稳持续地获得数字化投资带来的回报,如何在生成式AI的技术演进中实现增长与变革是企业转型面临的挑战。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公司埃森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