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AI时代的“挤压式转型”企业如何实现重塑?

图灵汇官网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如何平稳持续地获取数字化投资带来的回报,以及如何在生成式AI技术的发展中实现增长与变革的挑战。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公司埃森哲近期发布了一份名为《重塑变革新蓝图:实现持续和高效的成功变革》的报告,其中提到未来三年内,受访的中国企业计划将超过5%的营收投资于变革措施,然而仅有20%的受访高管对其管理变革的能力充满信心。

埃森哲的业务范围涵盖战略咨询、技术服务和智能运营等多个领域。据埃森哲分析,未来十年,全球企业将经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根本的商业变革,即企业重塑时代(Total Enterprise Reinvention)。埃森哲最新的财务报告显示,2024财年(截至2024年8月31日),其全球营业收入为649亿美元,其中咨询相关业务贡献了332亿美元。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企业对咨询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在2024财年中,生成式AI为埃森哲带来了显著的订单额,反映了客户对生成式AI等新技术的兴趣不断上升。埃森哲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沈居丽表示:“我们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未来十年最具变革性的技术,并且正在加速其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相关订单额已达30亿美元。我们引领客户开展重塑的战略取得了成功,并将继续投资,为2025财年的强劲增长做准备。”

埃森哲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合作伙伴网络,如与芯片巨头英伟达的合作,双方共同成立了新的业务单元,旨在帮助企业探索人工智能的新疆域。此外,埃森哲在全球范围内培训了30,000名专业人员,以帮助企业快速扩展其人工智能应用。

埃森哲在此次研究中首次揭示了推动成功变革的六大能力,这些能力分为基石和创新两个维度。基石层面包括那些经过实践验证的方法,而创新维度则涵盖了由技术、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思维和新做法。全球范围内,有16%的受访企业正在规模化部署这六大变革能力,这些企业的成功转型可能性是其他企业的2.1倍。无论这些领先企业处于何种行业、规模如何,它们都能从变革投资中获得更高的回报,包括增效降本、改善可持续发展目标等。

在中国,埃森哲的研究发现,过去三年间,有68%的受访中国企业进行了两次及以上的组织转型,战略及收并购、销售及营销、人力资源、财务、供应链等成为重点关注领域。在工作方式转变、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演进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企业在未来三年的变革重点将放在战略、研发创新、运营、信息技术等方面。

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朱虹表示:“从早些年的两化融合到现在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中国企业的进步很大。有全局战略观并敢于投资的小部分中国企业走在了前列,甚至不亚于一些成熟的全球化企业。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虽然有变革的意识,但在预算、企业基础、技术应用、变革能力等方面的挑战依然存在,做到整体推进转型重塑的企业并不多。”

朱虹认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企业转型中的投资需要被有效量化,即所谓的价值输出,包括营收和利润的增长以及成本的有效降低。持续进行转型投入并有效衡量和评估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释放技术、组织、人才等价值,企业才能不断前进。同时,转型过程中需要一个好的伙伴,在对标行业领先的同时进行创新,开创新的前沿。”

生成式AI已成为企业下一阶段转型的重要催化剂。埃森哲建议企业通过全局战略的整体规划和务实的阶段性实施,系统化地推进转型,通过不断迭代,从而获得转型的成功。

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咨询事业部总裁哈亿辉认为:“过去几年,企业正面临‘挤压式转型’带来的挑战,某种程度上,AI时代的企业转型更具不确定性,企业能力的迭代速度要更快。如果企业按部就班,很快就会失去竞争优势。”他强调:“企业在差异化竞争中,要认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以‘不变’应‘万变’,适应甚至驾驭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

尽管企业普遍认识到持续变革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40%的受访中国企业高管认为高昂的财务成本是其过去三年转型过程中的常见障碍,其他挑战还包括缓慢的决策周期(30%)、缺乏衡量考核指标(26%)以及员工抵触(20%)等。同时,缺乏信任也是一个障碍,仅有两成(22%)的受访高管认为员工对企业的未来转型方向非常认同。

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咨询事业部董事总经理张逊表示:“‘变革管理’已经成为客户战略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变革需要在短期投入和长期战略之间找到平衡,但必须用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来量化‘价值’。”

通过为企业级客户提供从数据处理到生成式AI实际用于提高经营效率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埃森哲帮助客户在“360价值”体系中衡量财务、技术、组织、客户体验、可持续发展、多元化等六个方面的变化。将长期目标与短期成效相结合,确保每一个“速赢”能够产生正向影响和反馈,促进实现长期目标和价值。

埃森哲认为,人工智能既是技术,也是新的工作方式。如何利用AI优化运营和实现业务增长,不仅取决于企业如何看待和开拓新的市场机会,还取决于其如何采用更有效的变革,灵活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下一篇

导读: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图片来源:IDEA)11月22日举行的2024年IDEA大会上,IDEA研究院创院理事长、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以“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融合”为主题发表演讲,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