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照亮平凡人的世界 农民也能用AI创业

图灵汇官网

南宁,3月30日(记者蒋雪林报道):12岁时的一场意外夺去了周键的右手,然而就在3月29日晚上,他却用“右手”熟练地弹奏钢琴,为大家带来了一首他引以为傲的曲子《大鱼》。这一切成为可能,是因为强脑科技的工程师为他装配了仿生手,使他能够通过意识控制这只仿生手完成各种动作。

当晚,“人机共创2025 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在广西南宁举行。这次会议聚焦于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正能量传播,邀请了网络媒体、互联网企业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共同探讨交流。通过沉浸式的展示和互动展览,大会搭建起了一个集成果展示、新产品发布、模型推广及供需对接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不仅展示了行业的良性发展趋势,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正向引导。

会上,作为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仿生手体验官的周键,用他的故事诠释了科技如何改变人生。他是一位25岁的年轻人,曾是一名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听说有一个基金会提供免费的智能仿生手。起初,他对这个消息持怀疑态度,但在进一步了解后,他决定尝试一下。事实证明,这款仿生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周键提到,自从戴上仿生手以来,他不仅可以轻松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务,还萌生了学习弹奏乐器的想法。尽管一开始他对五线谱一窍不通,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现在,他已经能够用仿生手演奏美妙的音乐,并且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掌控感。虽然这并没有赋予他超凡的能力,但却让他重拾信心,敢于直面生活中的挑战。

周键还详细介绍了自己所使用的智能仿生手的工作原理。这款仿生手内部装有8个电极,分布在接收腔内,当佩戴时这些电极会紧密贴合在残肢末端。为了实现精准控制,智能仿生手需要根据每位用户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通过对用户在操控仿生手执行不同任务时产生的神经电信号进行记录,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识别出特定动作对应的信号模式,并据此建立个性化的识别模型。相比传统的机械假肢,智能仿生手的最大特点在于它能够将运动意图直接转化为实际动作,真正实现了“心想事成”。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也在农村地区找到了自己的应用场景。广西梧州岑溪市归义镇勒水村党支部书记黄金庆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他曾经在外务工多年,后来回到家乡担任村支书。2022年,看到自媒体行业的兴起,他也想加入其中。然而,由于缺乏相关技能,他的账号很长时间都没有吸引到粉丝。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堂弟建议他尝试使用“开拍”这款软件。经过几天的学习,黄金庆掌握了基本操作技巧,包括撰写剧本、拍摄视频以及后期剪辑等环节。借助“开拍”,他在短短三个月内实现了全平台粉丝数破万的目标,成为了直播带货领域的佼佼者。不仅如此,他还鼓励其他村民一起参与进来,共同探索短视频带货的新模式。

在当天的活动中,“人机共创2025 AI赋能正能量创作大会”吸引了众多目光。中央音乐学院研发的指挥机器人“智音”与广西交响乐团的合作表演,展现了人工智能与艺术相结合的魅力;商汤科技推出的“钱学森的AI课”,则通过虚拟人物的形式再现了这位科学家的风采,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此外,大会还围绕“发展”、“创新”、“安全”三个主题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备案情况,并展示了多个前沿应用成果,如“2025中国AI盛典”、“红色云展厅”、“一键换装”、“即刻造梦”等项目。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体现了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也为未来的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李晓虹
    下一篇

导读:霍马尹卡泽罗尼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兆寰 北京报道2025年3月29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机械工程教授、机器人与人体工程实验室主任霍马尹卡泽罗尼在2025中关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