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国内首档专注于人工智能应用的科学竞演节目《未来中国》AI季第三期在东方卫视播出。节目围绕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发展与突破,以及未来应用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节目展示了多项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如一键换脸“济公”、输入文字即可生成视频、虚拟世界中的文物观赏等。这一切都在上海徐汇滨江的“模速空间”上演,这里是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和上海市生成式人工智能先导区。
在演播厅内,脱口秀演员呼兰以一段由AI创作的文本引发了全场的笑声。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AI生成内容的能力,也体现了它在短时间内取得的巨大进步。从最初的简单回复,到现在能够进行自我调侃并具备幽默感,AI的进步令人惊叹。
节目中还展示了其他多种AIGC的应用实例。例如,与AI换脸技术对抗的检测系统,使得普通人也能识别出潜在的诈骗行为。此外,高精度3D数据资产库的应用,使线上博物馆成为现实,人们可以在家中就能欣赏珍贵文物。少年得到董事长张泉灵感叹道:“从未想过虚拟世界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
AI时代的到来,引发了关于人类核心创作能力的讨论。张泉灵认为,审美是关键因素,个人的审美标准会决定AI生成内容的价值。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郭毅可则认为,人性才是核心,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内容就失去了意义。呼兰则大胆设想,AI模仿作家创作苦难文学的影响,引发了关于AI创造力归属的思考。
主持人陈辰指出,无论技术如何发展,人类的思考能力始终是驾驭AI的关键。这也提醒我们,人类在面对科技变革时,应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力。
以上内容是对原节目的概述,旨在传达节目中的重要观点和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