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输入法近日宣布推出全新版本,新增基于混元大模型的AI搜索功能,支持PC端和移动端同步使用。腾讯搜狗输入法大模型产品负责人柴宝全表示,希望通过这一功能,让用户在输入信息或提问时,能够快速获得答案。
这款AI搜索功能依托于腾讯搜狗与混元大模型的合作,集成了腾讯元宝的AI搜索技术,并整合了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和QQ音乐等腾讯生态内的多种内容资源。
柴宝全指出,与市面上其他AI应用相比,搜狗输入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跨平台、跨应用和跨终端的特点。这意味着用户无需在不同场景下重复学习新的操作方式,从而保持一致的体验。
不过,搜狗输入法并不会强制用户在所有场合使用这一功能。相反,它旨在满足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即时信息获取需求。例如,在日常聊天中,搜狗输入法会提供简洁明了的信息;而在需要深度信息的场景下,则会提供更为详细的内容。
据官方数据,搜狗输入法每天有超过6亿人次使用,这使得其成为一款高频使用的工具应用。然而,这也带来了成本上的挑战,因为频繁的AI搜索调用会增加大模型和云端算力的使用成本。
柴宝全表示,尽管如此,腾讯搜狗团队对成本控制较为满意。一方面,混元大模型团队持续优化自身成本,每次推出新模型或更新版本,成本都会显著下降;另一方面,预计未来AI搜索的使用成本将迅速接近传统搜索的水平。
尽管如此,柴宝全强调,成本并不是腾讯搜狗的主要考虑因素。加入AI搜索功能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即时信息获取需求,而不是替代其他复杂的应用程序。
近年来,许多移动互联网产品纷纷引入AI功能,如百度输入法的AI创作助手、微信搜一搜的“搜索直达”功能等。此外,阿里旗下的夸克也推出了以AI搜索为核心的一站式AI服务,涵盖检索、创作、总结等多个环节。
这些变化反映出输入法行业正在积极应对AI浪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将智能工具与内容和服务相结合,各大厂商正努力寻找与AI融合的最佳路径。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具备AI搜索功能,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将成为各厂商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