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人工智能时代:就业结构的深度冲击与对策
近来,清华大学校庆活动上人形机器人小星Max的亮相与“五一”假期各大景区、酒店中频繁出现的机器人及人工智能设备,引起了公众对人工智能时代就业结构变化的深切关注。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就业领域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
机器替代人工:人工智能,尤其是融合机器学习算法的技术,旨在模拟人类思维与决策过程。以往的自动化主要局限于体力劳动,通过数据与算法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减轻了人类的负担。然而,当前的趋势表明,复杂劳动和脑力工作亦在逐步被机器自动化取代。例如,智能机器人已在美国金融、司法等领域承担贷款审批、简历筛选及判决辅助等任务。《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揭示,ChatGPT能显著提升人们的写作效率,平均节省40%的写作时间,产出的质量提升18%。美国经济学家Ace-moglu的研究显示,过去四十年间,美国工资结构的变动,约50%-70%归因于自动化行业工人薪资的相对下降。在中国,企业已调整布局,酒店业普遍采用机器人服务,展现自动化趋势。
人才供需失衡:自动化带来的不仅是工作岗位的减少,还有对新技能的需求激增。理想的状况是“旧瓶装新酒”,即部分岗位被取代的同时,涌现出新的操作、控制和维护数字技术和机器设备的职位。然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操作这类新岗位的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快速互联网接入对就业机会的增加效果仅为13%,反映出实际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间的巨大鸿沟。以提示词工程师为代表的关键人才缺口,预计到2027年,数据分析师、大数据专家、AI和机器学习专家以及网络安全专业人才的就业机会将平均增长30%。
产业格局重塑:美国等发达国家正通过人工智能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重构全球技术格局和产业布局,试图重新掌握全球经济主导权,对其他国家设置新的技术壁垒和长臂管辖。中国在高端岗位链的发展上面临挑战,可能导致全球产业结构和格局的重置,对中国的经济地位构成威胁。
人才流失风险:中国高端人才若难以在国内找到合适的岗位,可能会转向海外寻求发展,加剧人才流失,压缩国内人才储备。战略性新兴产业产能过剩,如新能源汽车、电池、非高端芯片等,与前沿高精尖产业的技术瓶颈形成鲜明对比,形成“卡脖子”问题。
劳动权益保障的挑战:平台经济下,劳资关系的界定模糊,缺乏全面的权益保护机制。骑手等平台劳动者面临着社会保险、饮食与健康问题,居家办公人员的工伤认定与线上加班费核算等权益保障问题亟待解决。
劳动法规的局限性:现行法规侧重于固定工作场所的权益保护,未能充分考虑到虚拟空间内劳动的特性,如工伤认定、线上加班费的核算等问题,以及虚拟控制下劳动者面临的潜在风险。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控制: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劳动对象,也增加了企业对劳动者的隐性控制。过度监控现象在亚马逊等企业中已有体现,对劳动效率进行精细化管理,可能导致更低的工资与额外的社会成本。
歧视性问题:人工智能的偏见与刻板印象可能导致对特定群体的歧视,尤其是在视频生成等应用场景中,内容创作偏向于西方审美,忽视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对群体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提高数字技能:倡导全社会提高数字技能,培养数字素养,促进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通过培训和更新技术手段,提升劳动效率和适应性,减少自动化对就业市场的负面影响。
培育高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和培养在颠覆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人才,以及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人才,以满足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提示词工程师等新型岗位。
构建新型社保体系:完善劳动法规,放宽对非劳动关系下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建立多层次、灵活的社会保险体系,确保所有劳动者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适应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
监督与公平:加强对数字技术使用的监管,确保算法的公平性,合理设定考核标准,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加强劳动保护,确保劳动者权益不受侵害。
综上所述,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通过提升数字技能、培育高端人才、构建新型社保体系和加强监管公平,可以有效应对就业结构的深度冲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