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宁市发布了《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旨在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当地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文件中特别提到,将设立一只总规模达5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以吸引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加入,从而更好地支持处于初创期和成长阶段的人工智能企业与项目。
为了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南宁市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例如,为进入南A中心展示中心、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与卫星应用产业园以及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的企业和团队提供免租金的办公空间,支持时间至少两年,每人最多可享受15平方米,总计不超过500平方米。对于从事人工智能制造业的企业,若租赁标准厂房进行生产活动,还将获得额外的专项扶持。
在创新创业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团队,如初创型、高层次创新型及领军型团队,分别提供最高50万元、200万元和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此外,还为高管和技术骨干提供最长两年、最多20人的免租人才公寓,并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短期免费住宿。
为了帮助企业扩大影响力,文件规定,对利用南A中心展示中心进行推广展示、新产品发布或项目路演等活动的AI企业和行业协会,提供长达一年的免费展位。对于大型技术方案演示或新品发布会,按实际花费的30%给予最高10万元的资金补助。
对于来自东盟地区的外资企业或团队,同样适用上述优惠政策,但支持力度可能会更大。同时,鼓励数据集建设和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符合条件的数据产品和服务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
另外,南宁市计划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包括模型开发、高效数据处理等领域,并通过发放“算力券”和“语料券”的形式,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对于成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特定行业的标杆项目,也将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
在国际合作层面,南宁市积极促成与东盟国家的企业和机构的合作,涵盖教育培训、论坛举办以及应用场景落地等多个领域。例如,对每年培训超过500人的培训机构给予奖励,支持高水平论坛和展会的举办,并对在东盟地区实施的应用场景给予最高300万元的支持。
为改善算力基础设施条件,南宁市鼓励建设智算中心,并在土地供应、审批流程、资金申请等方面提供便利。同时,提倡采用绿色电力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在人才引进方面,除了对高级管理人员给予薪酬奖励外,还针对高薪聘请的高端科技人才实施长期激励计划。此外,通过税收减免、设立产业基金、降低融资成本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这些措施自2025年3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截至2027年底。若与其他政策存在重叠,将按照最优原则执行。具体实施细则由南宁市发改委和数据局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