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郑州航空港区举办了国际投资者大会暨百亿产业母基金发布会。会上,郑州航空港百亿产业母基金正式亮相。
据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文钊介绍,这只产业母基金的总规模预计达到100亿元,首期注册规模为50亿元。该基金由航空港区财政与区国有平台公司共同出资,已于12月18日完成工商注册。母基金管理由航空港科创集团下属的基金公司负责。基金将采用“子基金+直投”的方式进行投资,围绕航空港区的“4+3+3”产业方向设立子基金,同时也会对符合航空港区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
文钊表示,该母基金具备“一高一低两灵活两保障”的特点,并且长期存续、滚动发展,旨在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助力港区产业的成长。“一高”指的是出资比例高,母基金在子基金中的出资比例由母基金管理人根据市场情况确定,最高可达50%。“一低”是指返投倍数低,最低仅需1倍。而“两灵活”则包括投资方式灵活和决策机制灵活。投资方式方面,母基金可设立天使类、创投类、行业类、园区类以及项目专项等各类子基金,也可以进行直接投资。决策机制方面,母基金设置了投委会进行投资决策,避免了层层上报,提高了效率。“两保障”则包括资金来源保障和容错机制保障。资金来源方面,财政出资已列入年度预算;容错机制方面,出台了尽职免责及容错机制,为“耐心资本”提供支持,也为社会资本创造更多机会。
该母基金的具体架构如下:
首先,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4+3+3”领域,将设立产业类子基金,每个基金的规模至少为2亿元;
其次,天使类和创投类子基金也将设立,其中天使基金的规模不超过1亿元,母基金最高出资比例为50%;创投类子基金的规模不低于1亿元,但不超过5亿元;
第三,园区类子基金会按照“园区+基金”的模式运作,每个基金的规模至少为1亿元,母基金的最高出资比例为50%;
最后,对于区内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龙头项目、链主项目,将设立项目专项投资基金,规模不限,出资比例也不受限制。
据悉,2025年第一季度,该产业母基金计划启动第一批子基金的公开遴选工作。重点围绕新能源与绿色低碳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三个产业方向,设立三只产业基金,每只基金的目标规模均为10亿元。同时,为了打造港区创投生态,还将公开遴选一只规模为5亿元的创投基金。以上四只基金将在各自成熟时逐一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