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至11日,由中共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清科创业和投资界主办,重庆渝富控股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在重庆举行。本次大会以“万象耕新”为主题,旨在回顾行业发展历程,重塑行业策略,探索价值发现,持续为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注入活力。
会上,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清科创业CEO倪正东分享了一组最新的数据,解读中国创投行业的最新动态。他指出,今年的市场环境变化超出预期,许多数字背后揭示了行业洗牌的迹象。每位从业者对此都有深刻的体会。
今年的一个重要变化是,2024年前三季度,中基协备案的基金管理人总数为1.2万家,较2023年减少了751家;新登记管理人为80家,而注销的管理人达到了800家。同期,新备案的基金超过3000只,但取消备案的基金也超过了1800只。这些数据显示,许多投资机构正在悄然消失。
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VC/PE的总募资规模接近1万亿元,同比减少了26%;新募集基金数量为2777只,比去年减少了50%。国资背景的LP和管理人是主要的资金来源。2024年上半年,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的出资金额占LP认缴出资总规模的81.2%;前三季度,国资背景管理人的新募人民币基金规模占比接近70%。
前三季度,国内VC/PE的投资总额接近4000亿元,投资了5000多家公司,同比减少了约28%。虽然头部机构的投资活动依然活跃,但整体投资热度有所下降。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科技创新,资金加速流向IT、半导体、机械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今年这些科技领域的投资金额占比达到了64.9%。
过去十年,长三角地区一直是吸引创投的最大赢家。十年前,长三角地区的VC/PE投资案例仅占行业总量的27.1%,而今年前三季度已上升至49.8%,几乎占据了全国投资市场的半壁江山。相比之下,大湾区的投资占比变化不大,今年前三季度为16.8%;京津冀地区(主要是北京)的投资占比有所下降。
2024年,退出成为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了2856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了近60%。IPO方面,前三季度共有723个IPO,同比下降了51.3%。通过IPO退出的机构数量显著减少,涉及440家机构,同比降幅接近50%。许多投资机构在IPO时的持股账面价值也大幅下滑,前三季度的总账面价值约为1193.6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60%。
面对当前的挑战,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行业涌现出三大投资方向:人工智能的爆发式增长、存量资产的挖掘机会以及全球产业链重组带来的出海机遇。尽管退出难仍是普遍问题,但通过S交易等方式,非IPO类退出的比例有所提升,从近50%增长到75%。此外,中国创投行业正积极探索全球布局,但重仓中国依然是主流趋势。
今年的市场环境变化巨大且深刻,每个数字背后都凝聚着每一位创投人的努力。面对新的挑战,我们需要调整策略,适应变化。正如大会主题“万象耕新”所倡导的,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为未来的春天做好准备。让我们继续重仓中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