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科创母基金宣布:完成5亿元首关

图灵汇官网

近日,复旦科创母基金宣布超额完成了5亿元的首轮融资目标,并正式宣告成立。预计到明年,该基金将完成第二轮融资,使总规模达到10亿元。 复旦科创母基金由复旦大学联合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机构共同发起,基金总部设在徐汇滨江。该基金专注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来产业等领域,致力于支持国家“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和科技前沿领域的转化项目,特别是复旦大学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和校友的创新创业项目。 复旦科创母基金董事长孙彭军表示,该基金的核心使命是促进复旦大学科研成果的高效转化和产业化。目前,该基金已经成功组建了一支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并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高效的运作。此外,复旦科创母基金还将重点配置四类基金管理人:高校或研究机构设立的基金、与投资方向相符的高水平孵化器设立的基金、行业龙头企业以及知名的市场化投资机构。 与此同时,复旦科创投资基金也在同一时间正式启动,计划规模同样为10亿元。这是一支专注于直接投资项目的基金,同样聚焦于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及未来产业等领域,特别关注国家“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和科技前沿领域的转化项目。 为了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复旦大学还推出了多项新举措,如F-LAB项目、科创联盟及大赛等。其中,F-LAB项目是由复旦大学发起的一项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公益项目,致力于成为复旦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科创资源的整合平台。 孙彭军表示,复旦科创母基金的目标不仅是支持个别项目,而是希望通过这些项目带动更多的人才和企业参与,实现从点到面的扩展。他希望在未来十年或二十年里,能够培养出像马斯克这样的杰出人物。 高校创投基金的崛起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复旦大学及其校友在各个领域的投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医疗健康到先进制造,从互联网科技到新能源新材料,他们的足迹遍布各个领域,为母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友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复旦系企业在这一领域表现出色,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案例。而在半导体领域,复旦大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实际应用,形成了“复旦芯力量”。 其他高校如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也纷纷设立了类似的科创基金,旨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这一趋势表明,高校正在逐渐认识到,通过创投的力量,可以有效推动技术落地和产业升级。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江波龙电子
    下一篇

十一年坚守,如今中科创星累计管理基金总规模超110亿元,已投资超过490家企业,缔造出一幅庞大的硬科技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