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年度并购狂人

图灵汇官网

投资人聚焦英伟达并购战略:黄仁勋引领AI时代浪潮

近期,投资界人士不约而同地讨论起英伟达(NVIDIA)及其掌门人黄仁勋(Jensen Huang),这位科技巨擘正成为并购市场的新偶像。英伟达的并购策略不仅引发了行业内高度关注,还激发了部分投资者在寻找并购机会时,将英伟达的并购逻辑作为参考依据。

黄仁勋频繁出手,今年已有多笔并购交易,且所有并购均围绕AI领域展开。自2019年起,英伟达便在AI领域展现出了“扫货”般的攻势,至今已收购了至少14家企业,展示了其在AI时代的强大竞争力与前瞻布局。

黄仁勋的并购足迹

  • Run:ai(2023年4月):英伟达收购以色列人工智能初创企业Run:ai,旨在通过与英伟达的合作,为客户提供统一的GPU访问解决方案,提高GPU利用率与基础设施管理灵活性。

  • Deci(2023年同期):英伟达收购另一家以色列初创公司Deci,该公司专注于高效AI模型的生成与计算机视觉应用,通过优化AI模型大小,实现成本更低的运行。

  • Shoreline(2023年6月):英伟达以约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horeline,一家提供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的公司,旨在提升基于云服务的可靠性和效率。

  • Brev.dev(2023年7月):英伟达收购Brev.dev,一家AI和机器学习开发平台提供商,支持模型在基于CPU和GPU的云实例上的构建、训练与部署。

AI时代的英伟达

黄仁勋的并购策略从大规模收购转向了更注重中小型企业,通过整合技术与资源,强化数据中心业务,更好地满足企业客户在AI时代的复杂需求。英伟达对与AI相关的软件和工具表现出浓厚兴趣,其并购策略体现了平台化战略的意图。

历史遗憾与成长

黄仁勋曾错过一次对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的并购机会,这是他在职业生涯中的一大遗憾。ARM是一家设计和开发半导体知识产权的英国公司,其被软银(SoftBank)出售时,英伟达曾试图收购。尽管未能成功,但英伟达在AI领域的并购策略并未因此止步,反而持续壮大。

行业动态与趋势

除了英伟达,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如AMD也在积极布局AI领域,通过并购提升自身在计算平台的领先地位。这种并购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显现,反映了科技企业在应对AI时代挑战时的战略转变。

结语

面对AI时代的快速变革,企业与创业者都在探索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黄仁勋的并购策略不仅揭示了英伟达在AI领域的领导地位,也为行业内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对于创业者来说,接受被并购的可能性,以及专注于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是适应当前市场环境的关键策略。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中国无人机
    下一篇

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的大事,尤其在一级市场普遍面临退出之困的当下,并购更是被视为退出通道,创投圈对此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