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防”迈向“智防” 浙江用无人机构筑城市“空中之眼”

图灵汇官网

浙江嘉兴秀洲的消防部门最近引入了一种新技术——无人机巢,这在一场草坪火灾中得到了首次实战检验。当火警警报响起时,附近的无人机巢迅速启动,很快到达火场上方。通过无人机传回的热成像画面,指挥中心能够清楚掌握火势情况,并判断火情不会蔓延到周围建筑。随后,消防车队收到指令,快速赶往现场。

这场演练展示了无人机巢的高效响应能力。从接警到无人机抵达现场,只用了四分半钟。秀洲区消防救援局的张康提到,相比传统的人工侦察方式,无人机巢不仅速度快,还能实时提供精确信息,为消防员的行动提供了重要支持。

秀洲区现在共有八个无人机巢,它们分布在工厂集中区、火灾高发区域以及人口密集的地方,始终保持待命状态。自2024年12月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无人机巢已经执行了多次任务,巡查次数超过965次,累计飞行时长近8000分钟,总里程达2133.8公里,记录预警信息2819条。这些数字证明了无人机巢对于提升城市安全水平的重要性。

在嘉兴国家高新区的一个无人机巢基地,工作人员演示了设备的操作流程。一旦接到命令,无人机可以自主起飞、返回并充电,准备下一次任务。目前,秀洲区的消防布局已经实现了“15分钟城乡灭火救援圈”,而无人机巢的应用进一步缩短了响应时间。

无人机巢不仅提高了火情侦查的速度,还促进了空中与地面救援队伍的合作。通过无人机传回的数据,指挥官能更快做出决定,调派资源实施有效干预。此外,这种协作方式也减少了人力成本,增强了救援效率。

除了消防领域,无人机巢也开始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监控建筑工地违规行为等。未来,技术人员打算加入人工智能技术,使无人机能够自主发现火情并向相关部门发送警报。同时,他们希望增加更多的无人机来覆盖整个区域,助力打造更加智能的城市应急管理系统。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罗红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