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低空经济”被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出其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过去一年,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政策陆续推出,使得低空经济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宽。最近,浙江省发布了《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旨在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农业”的应用,加速形成新的农业生产力。
走进浙江大学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可以看到一个空天地一体化的感知平台正在运行。操作人员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能远程控制90公里外湖州南浔乡村的无人机,通过设定路线,无人机可以执行喷洒农药、监测作物等任务。
目前,浙江省正在逐步建立无人机作业网络。根据《行动方案》,到2027年,浙江全省将拥有超过1万台农用无人机,并建立100个集“低空+地面”于一体的智能监测点。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各类农用无人机正助力农业生产,提升效率。例如,在海宁市斜桥镇的一片小麦田里,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施肥作业。农户陈中元表示,2025年他计划用无人机完成600多亩小麦的施肥工作,这样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保证效果。
无人机已经在全国多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为了挖掘低空经济的潜力,浙江省提出了包括监测、服务、运输、治理和农文旅消费在内的六个应用场景。其中,运输和农文旅消费场景近年来热度不减,包括快递送餐、航空器观光等项目,这将使乡村生活更加便利,也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低空经济”也是长三角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2月20日,江苏南通海门至上海浦东的双向低空载客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全长约123公里,原本地面路程需要2小时,而现在乘坐直升机只需40分钟左右。除了速度快,乘客还能从空中欣赏长江口两岸的独特景观。该航线每天早晚高峰各有一班,票价约为700元,满足了旅客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2月21日,记者从中航工业了解到,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动载人飞艇AS700D在湖北成功完成了首次科研试飞,标志着我国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装备取得了重大进展。此次试飞共进行了四次起降,全面检验了AS700D的操控特性和动力性能。AS700D是中国首款全电动力飞艇,设计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最大飞行高度为3100米,含驾驶员最多可载客10人。该飞艇在首款载人飞艇AS700的基础上进行了电动化升级,采用了先进的锂电池电驱动系统、螺旋桨系统、推力矢量系统及冷却系统。未来,AS700D将在低空旅游、空中广告、城市安保、航空勘探、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