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乐土镇屈庙村的田间,农机技术人员向飞手讲解植保无人机的操作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
中国各地的“低空经济”正在迅速发展,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指出,中国的低空经济正逐步从科幻片中的情节变为现实,如无人机在空中运送货物、提供紧急救援等。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支持政策相继出台,推动了中国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预计将达到3.5万亿元。
“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日益多样化。例如,中企峰飞航空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盛世龙”在深圳至珠海的试飞中仅用了20分钟。另外,美团公司也展示了无人机在物流配送方面的潜力,仅用6分37秒就完成了从深圳到北京八达岭长城的热梨汤配送。
除了物流配送,低空经济还涵盖了其他多种用途,如高效物流、航拍测绘、农林植保、旅游观光、港口管理和海事巡查等。美团无人机已经在多个城市开通了53条航线,累计完成超过40万单配送任务。此外,现代飞艇也被纳入低空经济的一部分,中国民用载人飞艇“祥云”AS700在去年8月进行了首次试飞,主要用于低空旅游。
2024年8月,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双发无人运输机在四川自贡凤鸣通航机场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取得了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在航空货运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低空经济提供了新的智能物流解决方案。
中国无人运输机的环保作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尼泊尔已经决定使用中国无人运输机清理喜马拉雅山上的垃圾,这被视为低空经济的一个重要海外项目。未来,这些无人机还有望用于山区救援。
政策的支持是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2024年被形容为中国低空经济的元年,多个标志性事件都发生在这一年。例如,“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的要求。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低空经济发展司的正式挂牌成立,也被外界认为将对低空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性协调作用。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国低空经济在探索中稳步发展,预计2025年将迎来全面提速和创新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西安科为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周曙光建议,应依托高速路网加快建设“智能低空天网”,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政策端与产业端、需求端相互呼应,多家外媒对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路透社报道指出,中国放宽了空域限制,鼓励低空经济发展。中国还将低空经济视为新的增长引擎,将其视为客运和货运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认为,中国政府发展低空经济的相关倡议是一项宏伟计划。中国将在南方地区的大湾区建设大量垂直起降场地,并开设众多空中航线。许多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商和供应商已经加入其中,因为没有人愿意在这个领域落后。
西班牙《机密报》网站指出,中国在低空经济领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机遇,正在积极推动这种新经济业态的发展。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援引业内人士的观点称,得益于监管机构的支持、技术上的突破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的低空产业正逐步取得领先地位。评估显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潜在客户包括航空公司、物流、应急服务、农业、旅游和安保等多个领域。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中国正在大力发展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的低空装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赋能低空产业。在低空经济领域,“中国智造”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受欢迎。
英国广播公司发布了一篇报道,称赞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成就。该报道认为,在无人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中国的创新速度和广度令人惊叹。中国的科技进步不仅重塑了全球科技格局,还为未来技术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关注到,中国峰飞公司的“盛世龙”飞行器配备了纯电动推进系统,能以每小时200公里的巡航速度飞行250公里。凭借其效率和多功能性,“盛世龙”成为了理想的“空中出租车”。目前,该飞行器已被日本客户订购,将在大阪世博会等大型活动中使用。
法国《回声报》报道,中国的亿航智能公司已经销售了一种完全自主垂直起降的小型电动航空器,能够以每小时90公里的速度搭载两名乘客飞越30公里的距离。该公司生产的EH216-S成为首款获得中国民航部门认证的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他们不仅在中国销售这款航空器,还在其他国家销售,例如收到了阿布扎比100架的订单。
俄罗斯《独立报》报道,2024年12月,美团公司宣布迪拜民航局为其无人机业务的海外品牌Keeta Drone颁发了阿联酋首张超视距无人机配送商业运营资质证书。现在,这家中国公司在迪拜快速运送食品、药品和其他必需品到专门划定的飞行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