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表演秀背后科技力量展现“硬实力” 企业技术迭代升级接连“上新”

图灵汇官网

夜空如幕,科技作画。最近,各地举办了多场无人机表演秀,从巨龙腾飞到金蛇狂舞,从城市高楼到航天梦想的展现,这些光影盛宴不仅令人赞叹,也展示了中国无人机编队技术的巨大进步。数千架无人机同时升空,完成一系列表演,如何保障它们的安全起降和表演的连续性?2月15日的《科技推动力》节目将带我们深入了解无人机表演背后的科技力量。

相信很多人对今年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的无人机表演印象深刻。为了让更多人欣赏,从大年初二到元宵节期间,无人机表演持续上演。春晚的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提升了重庆夜景文化的知名度。

从春晚重庆分会场的“中欧班列火车头”到“春”字灯笼,再到元宵节主题灯光秀,无人机表演为重庆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视觉盛宴。无人机表演带动了当地文化旅游消费,除夕至元宵节期间,重庆市南滨路接待游客达355.4万人次,同比增长90.87%。

重庆市南岸区文化和旅游委副主任卢佃明表示:“无人机表演点亮了重庆夜景文化的品牌,围绕这一品牌,我们打造了许多消费场景。流量转化为留量,2025年1月份,全区接待过夜游客同比增长32%,其中入境游客增长了138%。”

无人机“起舞”,科技与创意点亮夜空。不仅仅是重庆,春节期间,国内多个城市都举办了无人机表演,市民和游客无不感叹这场视觉盛宴。在海南海口市,元宵节当晚,由3000多架无人机组成的编队腾空而起,展示了海口号帆船、玫瑰花、我爱海口以及独具特色的火箭发射等图案。观众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这科技带来的视觉大餐。

揭秘无人机表演背后的科技力量。几千架无人机整齐划一地起飞,在空中变换出不同的画面和颜色,最后飞回指定区域。背后的技术引发了观众的好奇。观众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比如无人机如何在黑暗中精准定位,如何在空中保持稳定,以及如何避免碰撞。

观众石健表示:“在黑暗中,无人机如何按照指定位置起飞和降落,这让我很好奇。”观众钟鹏说:“同时操控3000架无人机,能如此有序地呈现视觉盛宴,我很想知道其中的原理。”观众赵鑫则表示:“无人机在空中是否会相撞,我一直很好奇。”

技术人员解释,几千架无人机能有序起飞并精准降落,首先需要建立无线局域网,通过无线网络将指令传输给每架无人机。目前,局域网内最多可以一键操控上万台无人机。

某智控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李经亮表示:“无人机能做到如此精准的定位,我们运用了RTK(实时动态测量技术)。通过复杂的算法,可以让飞机差分定位精确到两厘米之内,确保无人机在起飞降落时的精准度。同时,也能保证无人机在空中形成画面的稳定性。”

无人机不仅要安全起飞降落,还需要在空中精准移动,互不相撞。这需要强大的算法和相应的硬件支持。例如,在抵抗强风时,无人机的飞控芯片需迅速反应,电池也需要加大电流来稳定姿态。

此外,无人机表演的精彩之处在于其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这就需要在图案设计、颜色搭配、前后转换等方面做好大量的动画和剧本设计。

当无人机出现损坏或掉落时,机器自带的无感知补点功能会检测并补充因故障掉队的无人机,保障表演的连续性。

在智能技术的推动下,无人机表演市场逐渐扩大。企业不仅接到了更多的海外订单,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广东深圳的一家无人机表演企业收到了不少海外订单,特别是他们研发的新一代飞机受到了客户的青睐。

某智控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海群表示:“2024年相比2023年,出口增长约30%。新一代飞机从箱子里面起飞,然后回到箱子里面,这非常震撼。观众认为科技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直接打开箱子就能飞。”

据了解,这家公司研发的最新一代无人机不仅实现了箱体起飞和精准归位,还加入了自动充电功能。目前,他们的产品已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覃海群表示:“整个创意和创新非常重要,而且对外开放也很重要。我们将权限开放出去,让更多人参与我们的创意和创新。”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大米评测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