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相关行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显著增加。低空经济的兴起催生了无人机“飞手”考证热潮。2024年被认为是中国“低空经济元年”。
随着低空经济越来越受重视,无人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从航拍、商业演出到送货、电力巡检、农业植保等,无人机的应用在多个细分领域中日益普及。
无人机的火热使得“飞手”这一新兴职业备受关注。据相关部门估算,目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缺口高达100万。特别是自2024年1月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生效,明确规定了操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人员需要持有相应执照。这意味着,想要进入低空经济领域,必须获得“飞手”执照。
在行业发展的推动下,无人机飞手的考证热持续升温,带动了无人机飞手培训等相关市场的繁荣。然而,成为一名合格的无人机飞手需要哪些技能?无人机行业的就业前景如何?新手是否真的可以凭借一张证书获得高薪?
在位于西海岸新区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基地,几位学员正在紧握手中的遥控器,操控无人机进行各种动作。李洋是一名“00后”,目前正在一所职业院校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他打算毕业后从事无人机行业,并且认为“低空经济”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方向。因此,他利用寒假报名参加了无人机培训课程。
像李洋一样,许多人都希望通过考证进入无人机飞手行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以“无人机操控员培训考试”为关键词的帖子多达百万篇。在线下,不少培训机构也感受到了这股考证热潮。青岛风向标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市场部总监刘家洲表示,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行业热度显著上升,尤其在2024年,咨询和报名的学员数量大幅增加,有时一个月内就有300人报名参加培训。这家企业是中国民航局授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培训基地,也是山东省的考试中心。自2015年以来,他们已经培训了近14000名学员。
虽然无人机操控员执照考试没有特别严格的门槛,但要成功获得执照并非易事。学员需要完成理论答题、实际飞行操作以及航线规划等多项考试内容,这要求他们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掌握无人机操控、设备调试和维护、飞行航线规划、飞行参数校对等内容。因此,无人机操控员的培训时间和成本相对较高:费用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培训周期也从一个月到几个月不等。
为什么“飞手考证”如此受欢迎?刘家洲认为,一方面是因为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展,各行各业对“飞手”的需求量显著增加,行业前景广阔;另一方面,与《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实施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持证成为了“飞手”从业的基本条件。
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一些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也开始涉足培训业务。与专业培训机构不同,这些企业除了提供基础培训外,还会根据其产品应用场景开发专业飞行培训课程。青岛远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使“飞手”更好地适应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下的无人机操作,该公司开设了包括警务作业在内的专业培训课程,以提高“飞手”与岗位的匹配度。
当然,对于无人机行业来说,持证“飞手”只是基本要求。随着无人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行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在不断提高。2024年12月,在青岛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上,青岛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无人机专业教师赵志鹏和他的搭档获得了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一等奖。赵志鹏指出,这次比赛的要求不仅包括智能飞控,还注重选手在无人机装调检修、5G网络控制、图像感知识别、自决策和智能作业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这反映出当前行业岗位对从业者综合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升。
尽管无人机“飞手”培训和考证热度持续上升,但考证之后是否能轻松找到高薪工作?小奇是一名“90后”,他在半年前考取了中国民航局的无人机执照,随后向多家无人机企业和特殊行业无人机操控员岗位投递了简历,但结果并不理想。小奇发现,一些企业对飞行经验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他自己也对某些岗位的工作条件不满意。最终,他决定先从兼职做起,有空闲时间时就接一些零散的工作。
这种状况在当前许多持证“飞手”中普遍存在。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无人机“飞手”的招聘企业主要集中在航空公司、科技公司、航拍公司和教育培训机构等。无人机的应用领域也主要集中在植保、测绘、巡检、消防、安保和物流等方面,尽管已经有一些尝试,但总体来看,行业应用格局仍在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