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别乱飞!黄某某被境外组织教唆拍涉军照片获刑14年

图灵汇官网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地质勘探、灾害救援、农业植保、环境监测和航拍摄影等多个领域,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一些组织和个人忽视了相关的禁飞法规,擅自使用无人机进行非法航拍测绘,这不仅带来了安全隐患,还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

如何合法合规地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测绘?以下是几个关键问题及其解答:

问题一:个人和单位能否进行航拍测绘?

个人和单位只有在获得相应资质后才能进行航拍测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从事测绘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并且需要依法取得测绘资质证书才能从事相关活动。

警示案例:

某测绘公司的员工林某没有无人机驾驶资质,也没有向空域管理部门提出飞行申请,就擅自使用自己组装的无人机进行拍照测绘。这一行为被军方雷达检测到,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最终,该公司和林某不得不赔偿12万元,并公开道歉。

问题二:能否随意破解无人机的禁飞和限飞功能?

不可以随意破解无人机的禁飞和限飞功能。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设计、生产和使用无人机时应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包括实名登记激活、飞行区域限制以及应急处理等。此外,对于微型、轻型、小型民用无人机系统的改装,也必须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

警示案例:

张某通过境外网站购买了解除无人机禁飞限制的程序,并在二手平台上发布了解锁服务的广告。他共解锁了21架无人机,非法获利1.5万元。最终,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问题三:航拍涉密场所是否违法?

航拍涉密场所是违法行为。《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规定,禁止利用无人机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或其他涉密场所。一旦发现这类行为,涉事者将面临法律的严厉惩罚。

警示案例:

某测绘公司在执行一个商业楼盘项目的测绘任务时,明知项目周边存在涉密区域,仍使用无人机对该区域进行高空拍摄,并将照片储存在连接互联网的电脑硬盘中。经调查,该公司拍摄的图像含有国家机密,因此该公司及涉事人员均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问题四:测绘项目转包是否可信?

测绘项目转包是不可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测绘单位不得将承包的测绘项目转包。否则,将面临法律责任。

警示案例:

一名境外组织负责人“琪姐”以商业拍摄和建筑测绘为名,唆使境内人员黄某某拍摄了384张涉及重要军事设施的照片,并要求黄某某通过网络将这些照片传送给境外。最终,黄某某因涉嫌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五年及没收个人财产4万元。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公众如发现有人非法使用无人机拍摄敏感地区、军事目标或装备设施,可以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进行举报。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plane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