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在家遭偷窥:无人机岂能成空中“作案工具”

图灵汇官网

近日,广州市一高层小区居民李女士发现自己窗外有疑似偷拍的无人机,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实际上,利用无人机窥探个人隐私的情况并非首次出现。例如,今年3月,广州某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宿舍附近多次出现陌生人操控无人机窥视的情况。校方随后报警,部分嫌疑人被逮捕。而在香港,警方也曾发现有人利用无人机偷窥住宅或酒店内部,并在其设备中发现了不当内容。

随着民用无人机的价格逐渐亲民且功能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种设备。然而,若缺乏适当的监管措施,此类偷窥和偷拍行为可能会频繁发生。事实上,利用无人机偷窥他人隐私已经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需要承担行政和民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此类行为将面临最高十天的拘留以及不超过500元的罚款。此外,《民法典》也规定,侵犯隐私权的行为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及道歉等责任。

目前,我国尚未针对无人机领域的具体问题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因此无人机的使用仍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规定和不完善的管理措施。这需要一套详尽而具体的管理制度来明确哪些区域允许飞行,哪些区域禁止飞行,以及飞行的高度限制等。今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提出了制定《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的建议。目前,济南、无锡等地已出台了民用无人机管理规定,要求使用者在飞行前必须取得合法资质并完成实名登记,同时向公安机关报备。这些规定还明确了机场、军事基地、铁路轨道、公园游乐场、繁华街道和广场等禁飞区域。

然而,仅仅依靠实名登记和法律法规还不够。许多无人机体积小、飞行高度低,在界定其性质和反制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即便没有造成事故,这类非法飞行行为也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此,加强跨部门协作、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手段,才是防止此类行为发生的关键。

长远来看,要解决无人机使用中的乱象,必须明确行业监管机构的职责,加强对禁飞和限飞区域的管控,并通过低空飞行控制系统实时监控其动态,避免用户在不适宜的地方使用无人机。此次无人机“偷窥”事件再次提醒我们,日益普及的无人机不应成为城市的隐患。唯有规范飞行、强化监管、严格执法,无人机才能在法治框架内发挥积极作用。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江波龙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