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机装调检修竞赛现场,一名选手正在认真操作。
无人机作为科技时代的产物,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无人机不仅可以进行航拍、运输、测绘、监测等工作,还能激发驾驶员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6月26日,在奥体中心举办的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项目比赛中,参赛选手们已经完成了部分模块的考核。
来自开封的17岁小伙子武晨旭自信满满地表示,他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因为对无人机装调检修的热爱,他从两年前就开始学习这项技术,现在在开封技师学院继续深造。在学习过程中,武晨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编程,但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尽管无人机体积小巧,但其组装和维修的复杂程度并不逊色于大型飞机。武晨旭解释道,机架越小,意味着配件也越小,因此调配和维修的难度更大。无人机的主要部件包括飞控、电调、电机、遥控器和接收机等,组装完毕后,需要通过电脑调整参数,才能完成整机的调试。通常情况下,组装一架无人机大约需要一个小时。
此次大赛中的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项目,主要考核选手在设备、工装、工具和调试软件的帮助下,进行配件选型、装配、调试、检修与维护的能力。
本次比赛共设有四个模块,分别在室内和室外两个场地进行。室内部分主要是飞行器的组装与调试,而室外部分则是飞行测试。
裁判长章远驰介绍,无人机装调检修赛项的设计基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并融入了行业前沿技术,重点考察农业植保和物流快递等应用领域。通过比赛,不仅能够展示河南省无人机技能人才的实力,还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共同促进无人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