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纳卡冲突爆发后,无人机一度被视为不可战胜的存在,然而俄罗斯的应对措施打破了这一神话。在俄乌冲突中,乌克兰装备了土耳其制造的“旗手”-TB2武装无人机。然而,俄罗斯通过提升防空系统,成功击落了数十架“旗手”无人机,导致乌克兰军方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对于是否继续使用这些无人机产生了争议。
据报道,俄罗斯部署了包括S-300防空系统、“山毛榉”和“铠甲”在内的多种防空系统,并将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多层防护网。这些系统的协同作用使得乌克兰的无人机频繁遭到击落。
俄乌冲突持续发展,目前双方的交战焦点已转移至乌东的顿巴斯地区,这里正好位于俄罗斯西部军区的防空系统覆盖范围内。《外交政策》杂志指出,乌克兰前线部队的飞行员和高级将领之间存在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应该继续使用低成本的无人机,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这种做法并不明智。
尽管无人机在战争初期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如摧毁俄罗斯的后勤保障部队并对俄军装甲车辆造成压力,但随着时间推移,乌克兰无人机的损失越来越大。乌军已经将无人机的飞行次数减少到每天20至30次。
俄罗斯多层次的防空系统显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高效的防御手段有效地遏制了无人机的行动。
面对这一情况,美国白宫显得犹豫不决。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更先进的无人机——MQ-1C“灰鹰”。这款无人机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广泛使用,性能优异,可以携带地狱火导弹,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280公里,续航时间长达30小时。
然而,乌克兰军方内部对于是否引进这种高级无人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负责无人机事务的官员强烈支持引进更先进的设备,认为这将改变战场局势。但前线的乌军认为,即便“灰鹰”无人机性能先进,但在俄罗斯严密的防空系统面前,其效果尚不确定。前线的乌军认为,无人机在某些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例如直接参与前线作战。但他们也担忧,“灰鹰”无人机可能只能在几次任务中幸存下来,因此不值得使用这种每架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
五角大楼同样不愿意为乌克兰提供“灰鹰”无人机,因为担心一旦这些无人机被击落,可能会让敏感技术落入俄罗斯手中。总的来说,无论是乌克兰还是美国的官员,都越来越担心“灰鹰”无人机会被俄罗斯先进的防空系统击落。
实际上,美国的顾虑是有道理的。即使美国决定现在向乌克兰提供“灰鹰”无人机,也无法改变当前的战局。经过数月的战斗,俄罗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对抗无人机的经验。无人机这种武器对于中小国家可能有效,但对于俄罗斯来说,威胁有限。这些无人机很可能在2到3个架次内被俄罗斯的防空系统击落。如果美国的技术落入俄罗斯手中,俄罗斯有可能在未来反超美国。因此,美国不提供无人机可能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