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交互在车载场景中的应用

图灵汇官网

随着汽车驾驶体验的智能化升级,车载场景中的语音交互和产品形态也在不断演变。那么未来这一领域将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智能驾驶舱的兴起

自动驾驶技术无疑是当前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得以实际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尽管实现全自动驾驶技术仍需时日,但人工智能已经开始提升驾驶体验。本文旨在探讨语音交互在车载场景中的应用,介绍智能驾驶舱及车载语音助手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驾驶舱是融合最新人工智能技术的驾驶体验理念。它结合了智能车辆辅助和机械化功能控制,涵盖了娱乐、安全驾驶、自动驾驶和导航等多个方面。

其中,智能车载助手是智能驾驶舱的核心应用,用户可通过语音与车辆进行互动。车载智能助手与市面上其他智能助手类似,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赋予汽车“智能”,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满足驾驶者需求。

市场规模与前景

随着消费者体验、信息技术、智能系统和互联网的进步,以人机交互为核心的智能驾驶舱市场正迅速扩大。据Analysys数据显示,中国智能驾驶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已达15%,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14亿元,年均增长率约为25%。

国内外企业普遍看好智能驾驶舱的市场前景,纷纷在产业链各环节进行布局,以争取市场先机。传统车企如福特、丰田、本田等推出了智能驾驶舱战略,而高科技公司如三星、谷歌、苹果等也发布了针对汽车制造商的智能驾驶舱解决方案。

先进技术的应用

智能驾驶舱通过自然语言理解、语音识别、文字转语音(TTS)和语义解析等技术,将车载语音助手、智能车载多媒体中心和自动化汽车安全维护系统相结合,提供智能化驾驶体验。

语音识别: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和文字转语音技术将语音转化为文字信息,再解析生成内容传达给驾驶员,实现语音交互。特殊麦克风阵列技术有助于降低噪音干扰,提高识别准确性。

自然语言理解:对识别到的用户指令进行解析,通过对话管理系统检索合适的回复内容,并通过对话生成系统形成答案。在车载场景下,通过任务型对话系统搭建对话流,以限定意图下的词槽补全形式和追问内容编辑实现多轮对话。

状态识别引擎:基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分析驾驶员的表情和声调判断其精神状态,并提醒驾驶员保持清醒,避免危险驾驶。通过学习驾驶员的生活习惯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建议,成为驾驶员的得力助手。

应用场景与功能

智能驾驶舱的核心要素在于便利、安全和愉悦。围绕这三个要素,智能驾驶舱衍生出多种应用场景,主要包括多媒体娱乐、车辆控制、智能导航、驾驶行为监控和车况监控。

多媒体娱乐:播放音乐、广播电台或播客是最常见的功能之一。除了简单的播放、暂停和切换歌曲外,还可以提供更多个性化功能,如快速选择内容或播放指定片段。

车辆控制:调节车内温度、调整车窗、后视镜等基本功能已实现。此外,智能车辆控制系统还能切换驾驶模式,提高驾驶安全性。

智能导航:语音交互只是导航系统的一个入口。除了提供导航服务,智能导航系统还可推荐目的地和行程规划,为驾驶者提供便捷的生活服务。

驾驶行为监控:通过面部状态识别判断驾驶者的精神状态,提醒其保持清醒。此外,还可监测驾驶时间和行为表现,如压线行驶和紧急刹车,及时给予反馈。

车况监控:驾驶者可随时与汽车交流,了解车辆状况,包括胎压、水温、冷却剂和机油水平等。实时监控有助于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产品形态与发展

智能驾驶舱的产品形态主要分为三类:

  1. 传统车厂:内置智能系统。大型汽车制造商努力将先进技术应用于驾驶舱,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这些技术相对简单,缺乏创新。

  2. 科技巨头:平台解决方案。技术巨头为汽车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与汽车制造商紧密合作,优化产品质量。但这些解决方案通常较为通用,难以满足定制化需求。

  3. 初创公司:软/硬件服务。初创公司提供灵活的定制化服务,通过外部硬件和软件优化驾驶舱性能。但这些方案可能受限于兼容性问题,且需要额外的操作和硬件支持。

结语

无论是汽车制造商、技术巨头还是初创公司,都在努力为用户提供更安全、更便捷和多样化的驾驶体验。汽车制造商在安全性和易操作性方面表现出色,而技术公司在灵活性和多样性方面更具优势。随着人工智能和5G技术的发展,智能驾驶舱将带来更多创新和变革,成为未来语音交互和自然语言理解的重要应用场景。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每日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