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住建部、商务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了一份名为《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重要文件(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推动家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智能家居领域,预计将在中国市场中创造出一个规模达数千亿的新蓝海。
得益于政策的支持、技术的进步以及消费环境的改善,智能家居在过去几年里成为了政策中的重要议题,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家居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自2019年以来,随着5G技术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得到了实际应用的支持。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在约20%,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515.6亿元,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消费市场,市场份额可能占到全球的50%-60%。
然而,纵观整个家居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行业创新引领不足、产品质量精细化程度不够、智能化发展不充分等,这使得家居消费的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激发和释放。为此,《行动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支持建立智能家居和重点家居行业的创新中心、研究制定智能家居产业链图谱、搭建产业协同合作平台、加快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培育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等。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升表示,《行动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形成一套涵盖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完整标准体系,促进智能家居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整体行业质量和效率,并优化市场竞争格局,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家电网总编辑吕盛华指出,尽管目前中国智能家居的市场渗透率还不高,但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的逐步完善,智能家居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他认为,智能家居在进一步升级后将会步入“全屋智能”阶段,其核心价值在于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使智控系统具备自主感知、决策、控制和反馈的能力,从而引领人们进入更加美好的家居生活。
然而,在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海尔智家总裁李华刚认为,作为数字经济的新场景和宅经济的延伸,智能家居产业链长、市场需求多样且潜力巨大,但如何充分激发和释放这些需求,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李华刚指出,智能家居本质上是一场空间交互的革命,未来家居的功能将扩展至娱乐、办公、学习等多个领域,这对智能家居的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实现全屋联网化、空间集控化、交互自然化和系统联动化。只有行业内企业打破技术壁垒,加强合作,才能共同开拓这一广阔的市场。而《行动方案》的出台,不仅明确了市场发展方向,还统筹了各方协同发展,提升了行业发展的质量,并积极鼓励产业链开放合作,相信将为智能家居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提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