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以及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了《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家居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促进资源向这一领域集中。
《行动方案》指出,家居产业包括家用电器、家具、五金制品及照明电器等多个行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之一,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推动,家居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呈现出融合化、智能化、健康化和绿色化的趋势。然而,行业也面临着创新引领不足、质量精细化水平不高、智能化发展不充分等问题,家居消费需求仍有待进一步激发和释放。
据统计,2021年,家电、家具、照明电器、五金制品四大重点行业的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了3.8万亿元人民币,占轻工业总量的近20%。家居产业具备规模大、消费带动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在家用电器、照明电器等行业建立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行业两化融合水平将达到65%,同时培育出一批5G全连接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的应用场景。个性化定制的比例将逐步提高,包括反向定制、全屋定制和场景化集成定制等。绿色、智能和健康产品供给将显著增加,智能家居等新业态也将快速发展。
《行动方案》以提升研发、设计、生产、管理和推广等全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为主线,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消费为目标,提出了夯实产业基础、加快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推进优质企业和品牌培育、扩大优质供给、加大应用推广等五个方面的13项具体任务。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到,到2025年,家居产业的创新能力将明显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将显著增加,形成供给创造需求、需求牵引供给的良性循环。届时,将培育约50个知名品牌、10个家居生态品牌,推广一批优秀产品,建立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培育15个高水平特色产业集群,通过高质量供给促进家居品牌的品质消费。
(宗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