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丨智能家居行业提速发展,如何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美好的家

图灵汇官网

8月7日,“数字经济看中国”2022年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在持续进行中。本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是“智能家居提速:未来的家还有多远?”。在该主题论坛上,五位嘉宾围绕智能家居行业的市场现状、最新变化、发展潜力、未来趋势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

CSHIA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秘书长周军提出,智能家居企业应当放下固有的观念,携手努力,在广阔的市场中共同前行。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何人可强调,智能家居应具备如同家庭成员般的“人性”特质,这是其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助理总裁兼品牌部总经理宋丹指出,智能家居必须与艺术、设计和人文相融合,否则容易产生只求表面效果的伪智能产品。麒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唐国海认为,智能家居市场需要经历一段教育期,而用户体验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如影智能创始人兼CEO唐沐则表示,尽管中国全屋智能市场有所提升,但尚未达到全面爆发的程度,行业应避免因过度竞争而消耗市场潜力。

关键词:近期变化

新品数量增长,单品走向生态,竞争成为主要趋势

新京报:国内智能家居目前处于什么阶段?与过去相比,今年出现了哪些显著变化和新产品?

周军:

智能家居行业在今年上半年经历了显著变化,共发布了146款新品,同比增长44%。然而,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许多相关行业包括家居定制、建材和家电等领域也出现了激烈的内部竞争。今年上半年,有22款中控屏上市,功能设计雷同,销售模式趋同。下半年,竞争将成为主导趋势。

何人可:

智能家居在过去一两年间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从单一产品转向生态系统建设;二是用户体验设计变得至关重要。智能家居的发展依赖于用户的认知和掌握程度。未来,注重用户体验将是智能家居的重要发展方向。

宋丹:

智能家居不应仅限于遥控器和显示屏的简单组合,而应将科技与艺术相结合。设计在家居领域中是最具科技含量的部分,应提高人们的生活效率和体验感。此外,智能家居行业需要广泛融合,例如家电可以整合到家居的各个层面。

唐国海:

在数字化时代,智能床同样具备数字化特性。通过对睡眠过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健康。我们的技术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也是我们当前追求的目标。

唐沐:

2022年上半年,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加剧,但企业仍需不断创新。目前,行业呈现出全国开店的趋势,但这种“内卷”行为可能导致市场过早饱和。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智能家居正逐渐普及,人们更加重视体验和服务,尤其是年轻群体。在商业领域,有能力的房地产公司正在将其视为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并计划在未来增加更多的差异化优势。

关键词:产品需求

从单品智能转向系统化,为噱头而智能难以长久

新京报:以往提到智能家居,人们常想到的是扫地机器人、智能马桶和智能交互设备。现阶段产品进步和行业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推动因素是什么?消费者需求有何变化?

何人可:

智能音箱是最为人熟知的产品之一,但如今几乎所有智能产品都支持语音交互,这引发了一个问题:用户如何识别出正确的响应终端?智能家居不仅要理解用户需求,还需要建立良好的人机互动关系。智能家居交互不仅仅是产品间的互动,更是人与智能系统的互动。未来,硬件产品将减少,对智能家居设计的要求将更高。

周军:

智能家居已从单一产品向系统化转变,从控制时代迈向数据时代。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智能功能融入传统产品中。具备硬件制造能力和工业设计能力的企业将在这一过程中崭露头角。

唐国海:

智能产品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需要通过实践验证。产品必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特征,包括科技感、体验感和实用性。例如,智能家居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如通过手机解锁门锁等,这些功能可以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同时,产品还需要带来一定的获得感。

唐沐:

一些产品为了增加智能功能而牺牲了实用价值,这种做法可能不会持久。用户初次购买时可能会被新颖吸引,但后续使用中会发现这些智能功能并无实际用途。因此,行业应专注于满足用户的基本需求,如照明和安全产品,这些才是消费者购买智能家居的主要动力。

宋丹:

作为平台型企业,我们致力于推动智能家居领域的互补与融合。通过提供一个平台,我们鼓励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全屋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市场现状

市场需要教育过程,需赢得消费者信任

新京报:从应用角度看,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认知处于哪个阶段?目前存在哪些顾虑?如何改进?

唐国海:

智能家居的实际推广面临一定挑战,市场需要一个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体验是关键。只有提供良好的体验感,企业才能将科技带入千家万户。

唐沐:

消费者需要一段时间来了解和接受智能家居。特别是对一些新兴产品,用户更倾向于选择智能家居系统而非单一产品。此外,很多消费者认为智能家居昂贵,尤其是年轻人。因此,整个行业需要加强宣传,让更多人认识到智能家居的好处以及其合理的价格。

宋丹:

消费者追求的是高效、安全和舒适的体验,而不是酷炫的外观。因此,智能家居产品在销售和体验环节应注重提供一站式体验中心,使消费者能够感受到这些产品的实际效果。红星美凯龙通过主题馆的形式向全国推广智能家居,这有助于创建沉浸式的体验环境,涵盖各类产品,从而提升消费者的体验感。

何人可:

让消费者沉浸于智能家居的体验中,并通过不断迭代展示未来智能家居的发展方向,这一点非常重要。此外,社交平台上的智能家居博主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智能家居,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推广方式。

周军:

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是许多企业过于关注客户而忽视了用户。一些厂家过分关注开店、招商加盟和B端市场,甚至为了迎合经销商而推出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产品。无论是从消费者认知还是厂家角度出发,智能家居最终需要回归到产品本身,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同时,下一代产品也应更加贴近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智能化需求。

关键词:行业标准

安全是智能化终端的目标,企业应联合制定行业标准

新京报:行业竞争激烈会产生哪些效应?作为头部企业或行业深耕者,应如何选择赛道?智能家居行业需要什么样的行业标准?

唐沐:

对于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聚焦自身业务,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产品。不要期望自己能够涵盖所有产品线,因为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之处。企业需要有敬畏之心,不断优化和迭代产品。未来,智能家居行业应促进各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各司其职,共同发展。

宋丹:

安全是智能化终端的核心目标。例如,我们在设计标准时加入了“绿色”元素,这比国家标准的要求更高。智能家居产品必须越来越安全,便于用户批量使用。

唐国海:

行业标准的制定需要由创新者和产品开发者共同完成,并结合同行和专家的意见。作为行业领导者,我们有责任参与标准的制定。麒盛科技在智能床上已有多年积累,但我们深知单靠一家企业无法实现行业的整体发展,需要全行业共同参与,包括使用者、参与者、推广者和消费者等。

何人可:

未来,智能家居需要一个全国乃至全球性的标准。这将对智能家居的国际化发展至关重要。例如,华为和海尔之所以能够走向世界,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们积极参与了ISO标准的制定。各自为政将难以形成合力,不仅在国内市场,甚至在国际市场都将受到限制。因此,企业间需要合作,行业协会也需要发挥引导作用。

周军:

今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提到,要推动统一智能家居、安防等领域标准。这是一个积极信号。但智能家居企业仍需放下固有观念,共同推动市场发展。企业不应成为信息孤岛,而应与其他企业相互连接。

关键词:未来趋势

以用户为中心扩展智能化,提供美好生活空间体验

新京报:目前智能家居在加速发展阶段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还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企业应如何应对?未来的家有多远?

宋丹:

智能家居目前仍以单品为主,但要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智能家居与艺术、设计和人文的融合至关重要,否则很容易产生缺乏实际效用的伪智能产品。

唐国海:

麒盛科技专注于智能床领域,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睡眠健康。我们也呼吁更多人参与到睡眠健康产业中来,包括专家、学者、科学家和医生等,共同推动产业的发展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睡眠产业生态系统。

唐沐:

智能家居的核心仍然是家居,最终目标是提供更好的生活体验。未来,“智能”这个词可能会消失,人们追求的将是一种更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空间。智能家居有望通过一体化销售,实现拎包入住的效果,为用户提供完整的生活体验。我相信智能家居能够完美融入日常生活,为千家万户带来便利。

周军:

平台型企业将继续开设线下门店,未来小规模的跨界联盟将增多。消费者不一定需要一套完整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但他们对某些特定空间的智能化需求是明确的。能否满足这些需求,将决定未来市场的潜力。同时,越来越多的生态平台可以通过跨界合作,以用户为中心扩展智能化。

何人可:

智能家居需要与国家和全球的环保目标保持一致。此外,智能家居的发展应超越自身概念,考虑人与住宅、住宅与住宅、住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例如,智能床垫不应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还应与社区和医疗机构紧密联系。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手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