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 智能家居产业迎利好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或逾20%

图灵汇官网

近年来,智能家居逐渐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热议的话题。最近,四个政府部门联合提出,要推动智能家居的应用落地,并计划到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建立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培育15个高水平的特色产业集群。参与这一行业的企业涵盖了传统的智能家居公司、互联网巨头、传统家电制造商以及手机行业巨头等。

业内专家表示,相较于主要发达国家,中国的智能家居普及率相对较低,但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以21.4%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智能家居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家居相关设施自动化和集成化,从而创建高效的住宅管理系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家庭环境中各类智能设备的需求也在迅速增长,智能家居已经成为消费科技领域的重要市场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了《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该方案鼓励家居企业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以及房地产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家居在家庭安防、智慧厨房、智能睡眠、健康卫浴等更多生活场景中的应用。目标是在2025年前,家居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质量产品供给大幅增加,形成供需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个性化定制比例稳步上升,绿色、智能、健康的产品供给明显增加,智能家居等新业态将得到快速发展。此外,计划培育50个左右的知名品牌、10个家居生态品牌,推广一批优秀产品,并建立500家智能家居体验中心,培育15个高水平的特色产业集群,以高质量供给推动家居品牌品质消费。

作为智慧城市发展的先锋城市,深圳在今年发布了《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宣布对消费者购买全屋智能家电、智能家用机器人等产品提供15%的补贴,并开展全屋智能家居试点,鼓励新建商品住宅采用全装修交房模式,并配备必要的智能家居产品。

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智能家居产品的上游包括芯片、传感器、通讯模块、云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基础技术和资源供应商,中游则由技术方案设计和产品制造商组成,下游则包括品牌运营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地产和酒店等服务商。参与者主要包括传统的智能家居企业、互联网巨头、传统家电制造商和手机行业巨头等。整体而言,智能家居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尽管当前的普及率仍然较低,但中国智能家居厂商已经开始将竞争重心从单一产品转向生态系统构建。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的A股和港股上市公司数量众多,其中包括乐鑫科技、富满电子等芯片公司,雷特科技、海和科技等智能控制器公司,歌尔股份、兆易创新等传感器公司,法拉电子、新宙邦等电容器公司,以及阿里巴巴、小米、美的、格力、海尔智家、海康威视等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和系统设计公司。

中商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支持促进了这一产业的迅速发展。早在2012年,智能家居就被列入“十二五规划”的九大产业之一,在“十四五规划”中,国家进一步强调了数字化服务的普惠应用以及提升民众幸福感。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也将智能家居视为未来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这些有利政策的推动下,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领域的新星,发展前景日益明朗。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将推动这一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随着芯片算力的不断提升以及5G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云平台构建技术、视音频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和产品智能化技术都将为智能家居产业带来新的动力。随着视觉技术在家用智能设备中的广泛应用,未来的智能家居将不再局限于单一场景的联动,而是能够围绕视觉技术实现多场景自主联动,推动产业升级。

国信证券预测,智能家居是家居升级的趋势,预计未来五年将以21.4%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5年,市场出货量将达到约5.4亿台,市场规模将达8000亿元。

东莞证券指出,物联网技术推动了智能家电的普及率提升,智能家居市场的规模有望迅速扩大。随着5G商用进程的加快和AIoT技术的广泛推广,智能家居产品种类不断丰富,细分市场规模加速扩张,家电智能化效果显著,智能家居渗透率快速提升。从全球市场来看,目前北美地区是最大的智能家居市场,占据了全球智能家居总支出的40%,其次是亚太地区和西欧,分别占29%和18%。中国同期的智能家居渗透率相对较低,但未来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储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