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Figure公司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在社交平台上宣布,他们将终止与OpenAI的合作协议。阿德科克表示,Figure在自主开发的端到端机器人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计划在未来30天内展示一些前所未有的创新功能。尽管他没有透露具体细节,但他对此充满信心。
1月31日,阿德科克在社交媒体上提到,Figure已经赢得了第二个商业客户,并预计能够交付10万台人形机器人。这一消息显示了公司在市场上的巨大潜力。
OpenAI一直在投资人形机器人领域,不仅支持了挪威的机器人初创公司X1,还投资了Figure。作为Figure的长期合作伙伴,OpenAI曾宣布将共同开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的AI模型。去年8月,双方宣布Figure 02人形机器人将采用OpenAI的模型来实现自然语言交流。
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阿德科克认为,合作中的关键挑战在于如何将AI技术有效地集成到实体机器人中。他指出,OpenAI作为一家大型公司,其主要关注点在于构建广泛的AI模型,而不是专门针对机器人领域的具身智能。因此,他认为最好的方案是创建一个端到端的AI系统,专门为特定硬件提供动力。
“为了在现实世界中大规模应用具身智能,我们必须在机器人技术和AI之间进行深度整合。”阿德科克解释道,“我们不能把人工智能的开发工作外包出去,正如我们不能外包硬件开发一样。”
Figure公司自2022年成立以来,已经筹集了15亿美元的资金,并迅速扩张了软硬件团队。阿德科克相信,人形机器人正处于行业的“iPhone时代”,这些机器人将在现实生活中承担各种任务,例如洗衣和冲泡咖啡,从而创造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
目前,Figure的重点市场包括商业和家庭领域。在商业方面,公司正在专注于少数几个关键客户,以实现早期的垂直增长。阿德科克提到,一年前他们与宝马签署了第一个商业合同,目前已有机器人在执行端到端操作。此外,Figure的最新客户是美国的一家大公司,这预示着潜在的出货量和降低成本的可能性。
与此同时,OpenAI也在积极布局机器人业务。去年12月,有消息称OpenAI正在考虑打造自己的人形机器人。今年1月,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条招聘信息,表明OpenAI正在重建其机器人部门,招聘电气工程传感工程师和机器人机械设计工程师等职位。
最近,OpenAI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一份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商标申请,其中提到了“用户可编程的人形机器人”和“具有沟通和学习功能的人形机器人”。然而,知识产权申请并不意味着未来一定会推出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