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机器人“风口” 看唐山如何迎风起舞

图灵汇官网

导读:

机器人产业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和应用直接影响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河北唐山,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近年来机器人产业迅速崛起。唐山高新区致力于打造全国领先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基地和应用创新高地,推动机器人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唐山造”机器人在多个领域崭露头角。

从重工业之城到新质“智”造之城

唐山,一座传统重工业城市,为何成为机器人制造的引领者?早在20世纪90年代,唐山就开始布局机器人产业。进入21世纪,这座城市致力于解决资源能源紧张和节能减排问题,推动转型升级。经过30多年的发展,唐山现有机器人企业222家,2024年前11个月实现营收71.4亿元,占全省比重达57.7%。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唐山最具特色的名片。

迎风而上: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

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科技创新是机器人企业发展的关键。唐山瞄准这一痛点,在关键领域加大投入,推动机器人基础和前沿技术的研发。2023年,唐山市政府与河北工业大学共建了河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唐山),致力于解决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此外,唐山还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机器人研发中心和孵化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通过这些措施,唐山机器人产业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迎风而生:“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生花

唐山开元集团的焊接机器人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示了其在复杂焊接任务中的优势。在港珠澳大桥项目中,开元的板单元机器人焊接系统也取得了成功。唐山不仅在焊接机器人领域表现突出,其特种机器人在灾区侦测、防爆消防、管道探伤和水下巡检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唐山目前已在消防特种机器人、电弧焊接机器人和轨道交通机车检修机器人市场占有率上位居全国第一。唐山机器人“兵团”已成为京津冀区域机器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迎风而舞:要素共享让“火苗”聚成“火炬”

唐山市通过整合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开拓等资源,打造了共享工厂,为京津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提供服务。共享工厂拥有先进的设备和专业人员,具备年产机器人产品2000台的能力。此外,唐山高新区每年安排2000万元预算资金支持共享制造,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最高10万元的“创制券”,用于产品样机试制、首台(套)首批次加工和产品检验检测等活动。这种共享模式使机器人中小企业能够以轻资产运营,促进了产业聚集。

上游城市观察

唐山的“新”不仅体现在新兴经济业态,更在于工业的智能化升级。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势力正在助力这座重工业城市实现转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重新洗牌的机会,机器人产业的兴起为唐山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遇。未来已来,随着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唐山这座拥有坚实产业基础和坚韧城市精神的城市,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飞机领头羊
    下一篇

导读:机器人前瞻(公众号:robot_pro)作者|许丽思编辑|漠影机器人前瞻1月8日报道,一年一度的CES于当地时间1月7日至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活动现场,多家国内外机器人厂商亮相。人形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