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ROSCON(Robot Operating System Conference)China2024在上海宝山区成功举办。多位业内专家在接受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采访时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竞争激烈,但缺乏统一的标准。
ROSCON China2024期间,ROS机器人社区“古月居”创始人兼D-Robotics开发者生态负责人胡春旭在接受澎湃科技采访时提到,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激烈竞争源于高昂的成本。据他介绍,目前市面上的人形机器人平均售价接近50万元,其中70%的成本由关节、电机、减速机以及整体结构件构成。“因此,供应链上的厂商都在竞相压低价格,提升性价比。”胡春旭表示,这是行业发展初期的必然现象。
然而,单纯依靠竞争并不能解决成本过高的问题。胡春旭认为,从商业角度来看,只有实现大规模量产,成本才可能下降。一旦人形机器人公司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并实现销量增长,他们才会考虑优化整个供应链成本。他预计,若要实现规模化生产,成本应降至10万元以下,即现有成本的五分之一左右。
目前,人形机器人公司仍在积极探索合适的应用场景。胡春旭透露,一些公司已经在工厂等标准化环境中测试人形机器人。这些工厂需要灵活的生产线,而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难以满足需求,人形机器人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在此次大会上,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即将进入量产阶段的Unitree G1。该公司总监亢志华向澎湃科技表示,行业竞争激烈,包括内部的技术迭代速度也非常快。不过,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业务仍处于市场探索阶段,主要客户集中在科研平台。亢志华认为,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未来五到十年内,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技术路径将逐渐趋同,最终形成标准化。
ROS(机器人操作系统)是一个灵活可扩展的软件平台,旨在为机器人研发提供标准化方案,帮助开发者快速实现机器人产品的商业化。ROS社区作为一个全球化的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制定机器人行业的标准,定义开发语言。胡春旭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许多人将其视为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元年。尽管目前行业内尚未出台统一的标准,许多公司在技术和产品功能上各有特色,但未来五到十年内,技术路径将逐渐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