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在宁夏,医生在上海!上海首例,5G+AI超远程国产机器人实现跨越千里的手术,红房子专家参与临床研发

图灵汇官网

50岁的王阿姨因子宫多发肌瘤合并贫血,在宁夏的一家医院接受了手术。手术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华克勤教授主导,她在位于上海的5G+AI超远程精准妇科机器人手术指挥中心进行远程操作。

这次跨越2000公里的手术是上海首次实施的5G+AI超远程国产机器人微创手术。值得注意的是,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参与了这款国产多孔手术机器人系统的临床应用开发。5G+AI技术的进步使得医疗资源得以扩展,使更多偏远地区的女性能够在本地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手术过程中,位于宁夏的机械臂接收到了来自上海的指令,精确地进行了解剖、分离、切割和缝合等操作。王阿姨在7月份被确诊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合并贫血,需要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华克勤教授在上海的手术指挥中心通过高清视野辅助,操作机器人平台进行手术。手术采用腹腔镜微创方式,只在腹部打了几个小孔。机械臂在接收到指令后,精确而灵活地完成了各种手术动作。

由于王阿姨有既往手术史,存在盆腔黏连,但机器人的机械臂在手术医生的指令下,相互配合,灵活自如地完成了盆腔黏连松解,恢复了正常的解剖结构。此外,由于肌瘤病史较长,子宫较大,盆腔内的手术操作空间有限,手术中需要小心避免触及重要血管和神经。然而,华克勤教授通过手脚协调操作,机器人的“手臂”无死角旋转,做到了几乎无血开刀。

手术历时约两小时,顺利结束。这次手术不仅标志着上海首例5G+AI超远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成功,也是华东地区首例国产机器人辅助下的超远程手术。

此次手术的成功,得益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在手术机器人研发中的积极参与。医院在信息化建设和5G及AI技术应用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远程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5G信号的支持和多方协作,手术过程实现了无缝对接,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手术过程中,上海和宁夏的多个团队协同工作,包括5G信号支持、手术器械调试、信息科软硬件支撑和麻醉医师的生命体征维护。华克勤教授带领团队将手术机器人的优势与腹腔镜手术的优势相结合,确保了患者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能够快速康复。此次手术的成功标志着国产机器人远程手术不仅能够完成简单的手术操作,还能胜任复杂的妇科微创手术,展现了“中国智造”的广阔前景。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边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