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看变迁|机器人产业迈向高端

图灵汇官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雅婧

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展示了各种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其中,安川首钢工业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些机器人不仅展示了高科技的魅力,还为观众带来了互动体验。

在医疗领域,机器人也在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使用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能够在腹腔微创手术中表现出色。与此同时,其他类型的机器人也展示了其在医疗、农业等领域的最新应用。例如,机器人能够迅速完成咖啡拉花和苹果采摘等工作。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在机器人领域的进步显著,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021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到322台/万人,相较2012年增长了13倍。

医疗和工业制造是机器人应用的两个主要领域。在医疗领域,机器人手术系统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各大医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也日益增多。例如,在徐工集团的起重机制造厂区内,智能生产线高速运转,生产流程主要由工业机器人完成。此外,广东佛山的一条智能化微波炉生产线每8秒可下线一台微波炉,展现了机器人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加速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机器换人和人机协作成为趋势。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在中国工厂运行的工业机器人数量达到创纪录的94.3万台,同比增长了21%,并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目前,工业机器人已覆盖国民经济60个行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增长也带动了工业机器人制造的快速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了36.6万台,比2015年增长了10倍,稳居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产业市场主体的不断壮大,彰显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十年前,中国本土企业在机器人市场的占有率不足5%,企业数量不过数百家。然而,近10年来,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逐年上升,仅2021年新增机器人相关企业就达到12.39万家。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从零部件、整机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广东省是国内机器人产业的主要聚集区之一。包括广州、佛山、深圳、东莞在内的城市近年来都陆续建立起多个机器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广东省东莞市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成立于2014年,短短几年间,就初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截至去年,园区内的机器人企业已经超过400家,涵盖了核心零部件、智能装备、系统集成等机器人产业上下游多个环节,并形成了孵化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三个企业梯队。此外,还有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

机器人产业市场主体的不断优化壮大,彰显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据不完全统计,十年前,中国本土企业在机器人市场的占有率不足5%,企业数量不过数百家。然而,近10年来,机器人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逐年上升,仅2021年新增机器人相关企业就达到12.39万家。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从零部件、整机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

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的重庆七腾科技有限公司总装车间,机器人产品经过严格检验,从这里下线,销往全国各地。这家于2010年才成立的企业如今产品已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为100余家海内外知名企业提供服务。重庆两江机器人产业园是重庆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核心承接区域。重庆两江新区自2012年起,将机器人产业作为重要发展战略,重点构建集“生产制造区”“成果孵化”“应用研发”等功能平台为一体的产业生态,目前已吸引培育大批企业。

创新型企业持续涌现,核心零部件取得阶段性突破。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龙头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在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了自己的新品——移动机器人“星卫来”。“星卫来”采用的核心算法、控制系统、导航方式都是新松自主研发乃至行业首创的创新成果,可谓集多项领先技术于一体。

新松的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是一个机器人的王国。不仅流水线上产品是机器人,制造工人也是机器人,从仓储、物流、装配、喷涂到检测,展现了一幕幕“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高科技场景。新松不仅解决了国内工业机器人依赖于进口的局面,还实现了中国机器人的首次对外出口。

按照工信部的数据,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创新型企业不断涌现,截至2021年底,机器人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了101家,涵盖了整机、核心零部件等各类企业。重庆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是这101家企业中的一员。华数常务副总经理王旭丽介绍,目前,企业已攻克机器人核心技术300余项,核心部件自主化率超80%。特别让王旭丽感到自豪的是,企业攻克了我国工业机器人核心系统的难题,在一芯难求的情况下,实现模块化驱动器MCU国产化。并通过在机器人结构和控制算法上进行创新,获国际首创发明。

在10年前,中国机器人市场还以海外产品为主,国产机器人只能给外资做系统集成,处于价值链最低端。从模仿到原创,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让中国机器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占据一席之地。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基础能力明显提升,核心零部件取得阶段性突破,以机器人操作系统为代表的核心软件部分关键技术取得进展并得到了实际应用。”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