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机器人:二部“航天慧脑”智能感知系统再突破

图灵汇官网

还记得那部经典的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吗?影片中描绘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情景:环境污染和垃圾堆积迫使人类离开地球,而机器人瓦力则在废墟中日复一日地穿梭,灵活地抓取并清理各种废弃物,默默地为人类的工作付出努力。瓦力的动作如同拥有眼睛、四肢和大脑的人类一样敏捷,无论是攀爬跳跃还是自动避开障碍,都显得游刃有余。然而,在现实中,要制造出能够轻松跨越台阶和障碍的机器人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最近,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群智感知创新中心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不仅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还对“航天慧脑”四足机器人的智能感知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这一升级使得四足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地形中自如移动,即使在卫星信号较弱的情况下,也能通过室内外的统一定位来确定自身位置。升级后的四足机器人反应更加灵敏,定位更为精确,能够轻松上下楼梯,绕过障碍物,适应各种复杂场景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四足机器人因其高度灵活和出色的越障能力,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它们已在变电站无人巡检和地下空间搜救等场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为这些场合通常存在台阶、管道等复杂地形,而且通行空间相对狭小,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难以胜任。二部群智感知创新中心正是瞄准了无人巡检和环境建模的需求,多年来在多源信息融合感知、适应复杂环境的自主定位以及基于无人集群的环境模拟等方面不断探索。最终在2020年底,推出了先进的四足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从最初的开发阶段起,该系统就集成了目标检测跟踪、室内自主定位、自主避障以及基于手势的人机交互等功能,使四足机器人具备了独立行动的能力。经过两年的发展,这个系统如今已经取得了更多的突破和更新。

据项目负责人透露,“航天慧脑”四足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能够为机器人提供实时高精度地形图,帮助它们规划落脚点,从而大幅提升其在复杂地形中的通行能力。通过整合激光雷达、惯性测量单元、摄像头和北斗接收器等多种传感器,该系统还能实现在室内外环境中自主定位,为特殊任务提供精准导航。目前,研发团队正致力于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应急救援、人防工程和环境模拟等多个领域,力求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推出既经济又实用的特种机器人产品。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优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