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出现了同比负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工业机器人的总产量为20.2万台,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超过11%。这一情况与2019年上半年的情况类似,当时产量也下降了约10%。
尽管今年第一季度工业机器人的产量曾一度保持增长态势,但从4月到5月,产量却连续下滑,分别下降了8.4%和13.7%。不过,在6月份,产量有所回升,同比增长了2.5%,但仍未能完全弥补前两个月的损失。
受疫情期间物流不畅及上下游产业链限产的影响,工业机器人生产商哈工智能(000584.SZ)和新时达(002527.SZ)近期都发布了业绩预亏公告。哈工智能预计上半年收入约为6.1亿元,同比减少了约30%,净亏损介于2.3亿元至2.9亿元之间。新时达预计亏损额在1800万元至3500万元之间。
有业内人士向媒体表示,受疫情影响,国内工业机器人上半年的整体产量下降属于正常现象。然而,从一季度的数据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需求依然旺盛。据研究机构MIR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出货量达到了6.6万台,同比增长了20.5%。
这位业内人士还提到,虽然短期内面临挑战,但长期来看,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前景仍然被看好。他表示,随着工业自动化需求的增长、疫情后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以及智能制造政策的支持,未来将有更多的机会出现。
哈工智能在其业绩预告中指出,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强劲需求,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总额达到27.36亿元,涵盖了包括蔚来、理想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订单,以及宁波旭升、凌云工业等公司的机器人清洗项目。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统计,2020年,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业是工业机器人最大的应用领域,占比达到37%。而汽车制造业紧随其后,占比为16.2%。
该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锂电和光伏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在推动工业机器人需求的增长。“在当前工业自动化的大背景下,机器人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他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