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占地数千平方米的车间里,数十台工业机器人被安置在独立的小隔间中,它们挥舞着机械臂,根据预设程序执行重复动作。在运作过程中,机器人的运行数据会实时显示在旁边的电子屏幕上,而车间的操作人员则负责监控机器人的运行状态,确保安全无虞。
“屏幕上的四个绿灯代表运行正常,一旦其中任何一个灯变色,就意味着出现故障,需要立即进行技术调整,确保机器人安全运行。”成都卡诺普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卡诺普”)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道。
在先进制造业领域,安全至关重要。卡诺普始终致力于确保客户的机器人使用体验,这是公司坚持了十年的核心理念。2012年成立至今,卡诺普已成为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近期,卡诺普搬进了新厂区,这是一处占地20亩、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新基地。
“新厂区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正积极参与成都的产业升级,唯有不断强化自身实力,才能在行业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卡诺普副总经理邓世海表示。
6月9日上午10点多,记者在成都市成华区华月路见到了卡诺普的新家。这座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建筑分为研发区和生产区。从2021年1月开始施工,到今年5月初正式搬迁,卡诺普的研发和生产团队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尽快搬进更大的厂房,以应对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搬迁工作历时一个多月,我们已将所有设备转移到新厂区,目前部分区域已经开始生产,其余区域也在加紧布局新的生产线。”邓世海带领记者参观了生产车间,该车间被划分为测试区、仓库和组装区等不同功能区域。
在产品测试区,每台即将交付的工业机器人都要经过24小时的技术测试,确保性能稳定可靠。测试完成后,产品会被打包运送给客户。每天下午4点左右,经过测试和打包的机器人会被运出厂区,交付到客户手中。
卡诺普现有员工超过3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近年来,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占营收比例约为13%,并且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随着产业链的不断扩展,公司在更多关键技术环节加大了研发投入。
卡诺普成立于2012年,最初仅有5名员工,依靠50万元的启动资金起步。如今,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影响力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在新厂区的研发办公区,工人们正在进行装修,计划打造一个企业展厅。目前,研发区域已有140多名员工入驻,多个会议室都在开展技术攻关会议。
卡诺普的成功秘诀之一在于其在机器人控制器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2014年,国产机器人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卡诺普凭借自主研发的控制器迅速在国内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目前,公司已拥有近200项专利技术,其中包括30多项发明专利。
卡诺普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保持了在工业机器人控制器领域的技术优势。2018年,卡诺普售出了近万套控制器,占据了国产控制器市场的半壁江山。同年,公司开始拓展产业链,进军整机制造领域。
2019年,卡诺普实现了整机产品的批量生产,当年销售了1500台工业机器人。卡诺普的产品现已覆盖从6公斤到130公斤负载的各种型号,能够应用于焊接、喷涂、搬运、码垛等多种场景。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海外企业长期占据技术和市场优势,国内企业在某些关键技术环节仍有待突破,如机器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卡诺普正致力于开发更大负载能力的机器人产品,以满足新的生产需求。公司还与本地高校展开技术合作,探索工业机器人研发制造的新方向,并积极寻找本地供应商,缩短供应链距离,提升生产效率。
“我们希望通过自身的成长壮大,吸引更多上游供应商在成都设立分公司,实现供应链的就近配套。”邓世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