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机器人修剪树木,这些外国人的经验和教训

图灵汇官网

相比于在工厂中制造汽车,在仓库中对货物进行分类,有些看似简单的工作,机器人依然难以完成。树枝修剪机器人一直是种植者们梦寐以求的技术,其重要性不亚于自动采摘机器人。为了保证果园丰收,修剪果树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研究人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无论是树木分析系统、决策算法还是硬件设计,都存在诸多复杂的问题。

在海外,尤其是在欧洲一些国家,由于年轻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上升,引入机器人技术的需求尤为迫切。早期的研究者们认为,实现果树修剪的自动化需要两个步骤:首先是“感知”,其次是“执行”。感知阶段通常涉及安装在小型卡车上、带有工业摄像机的机械臂,以拍摄每棵果树的多张照片。执行阶段则涉及利用预设的树形分析系统,对收集到的照片进行分析,从而生成理想的树形模型。随后,机器人会根据路径导航进行修剪操作。

然而,这项研究的一个关键难题在于,果园树形的数据模型非常有限,难以适应所有果园和果树的需求。这导致算法的应用范围受限,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才能达到理想效果。研究人员起初希望通过大量训练来优化算法,但发现实际情况远比预期复杂。变量的多样性使得机器学习变得困难重重。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龙河实验室等机构一直在努力攻克这一难题。

Manoj Karkee教授指出,即使在理想条件下,多年记录的人工修剪过程也无法为人工智能提供足够的训练数据。此外,WSU团队还发现,机器人在复杂的树冠环境中使用切割工具和视觉系统面临诸多挑战。枝、花、果的综合处理尤为棘手。

经过长期努力,2020年,美国农业部为相关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2022年,WSU领导的农业技术研究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用于创建AgAID研究所,加速修剪机器人的研发。2023年春季,俄勒冈州立大学机械工程和机器人学教授Joe Davidson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化算法,用于指导机器人修剪。通过这种方法,机器人能够在扫描树木时寻找符合修剪标准的候选树枝,并在视觉系统指引下进行精确修剪。

尽管如此,机器人修剪仍然比苹果采摘更具挑战性。Matt Whiting教授表示,每棵树都有其独特之处,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修剪师也会有不同的做法。因此,简化和标准化修剪流程显得尤为重要。Joe Davidson团队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即机器人不需要全面感知整棵树,而是先进行主要枝干的修剪,再沿主线方向继续工作。这样,机器人只需要关注2平方英尺的视野范围,就能有效地执行修剪任务。这种方法类似于建筑设计中的模块化理念,通过不断训练和优化算法,逐步实现高效、可重复的修剪过程。

目前,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算法的不断进步,这一领域的研究正取得显著进展。美国农业部也在大力支持这些新技术的发展,旨在通过精准农业模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环境影响。未来,软件和算法将成为机器人技术的核心,推动农业智能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plane资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