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变革一直备受瞩目,但究竟该如何定义智能汽车呢?
有人认为智能汽车是智能手机加上四个轮子,还有人认为它是四个轮子加上一台电脑。然而,在李彦宏看来,这两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
作为百度公司的创始人,李彦宏表示,未来的汽车更像是一种机器人,或者说是一种智能机器人,具备汽车的外形。他直言:“机器人就是车,车就是机器人。”
李彦宏认为,新技术能够使汽车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而是像机器人一样具有更多的功能。例如,未来的汽车不仅能跑得比人快,还能听懂人的语言,甚至能像专业的主持人那样交流。未来,人们甚至可以用自己的汽车机器人去郊区农场摘苹果,而无需自己亲自前往。
这种“汽车机器人”不仅可以在近处帮人们取蔬菜水果,还可以在未来随着人类移民火星。目前,中国的火星探测器“祝融号”就采用了类似车辆的设计。
李彦宏引用了艾伦·图灵的一句名言:“这不过是将来之事的前奏,也是将来之事的影子。”
在2021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现场,李彦宏重点讨论了交通问题,他认为交通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还关系到民生的方方面面。例如,交通安全、交通拥堵以及限行限购等问题,实际上都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
如果能够利用AI和自动驾驶技术来实现交通的智能化转型,无疑将大幅提升效率,促进更加美好的生活。
李彦宏将百度的努力分为三个层次:
李彦宏进一步展望,未来可能会出现专门从事智能交通运营的公司。虽然目前在这方面尚无系统级运营商,但百度已经做好了准备,希望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
此外,李彦宏还强调了AI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作用。他认为,未来几百年,科技的进步足以支持人类回归到低碳社会。在这个过程中,AI将在多个领域创造价值,比如通过AI技术创新减少碳排放、助力碳中和。
早在之前,百度就宣布了自己的碳中和目标,承诺到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层面的碳中和。
李彦宏感慨,探索人工智能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但他相信,一个全新的智能社会即将来临。AI技术与物理世界的融合,将使它不知不觉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最终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