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无人驾驶领域迎来了一项重要政策的推动。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旨在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这项政策迅速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因为多年来无人驾驶技术虽然备受期待,却一直未能大规模落地。《通知》的发布无疑让无人驾驶再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否意味着无人驾驶技术即将普及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
近年来,我国对智慧交通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无人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是其中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此次《通知》的发布,反映了公众对车路协同技术的认可和支持。
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车路协同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姚丹亚在接受采访时指出,《通知》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可以被视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的催化剂。车路协同技术(V2X)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实现了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的实时信息共享和协同决策,从而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效率和舒适度。
自2018年以来,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推动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例如,住建部在2018年提出按照车路协同原则改造基础设施,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强调形成自主可控的完整产业链,2020年工信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则明确了LTE-V2X区域覆盖及5G-V2X在特定城市的逐步应用。
星云互联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王易之博士表示,自2018年起,每年都有相关政策出台,且政策细节越来越具体。这为中国车路协同产业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尽管车路协同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一方面,路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投入模式仍在探索中;另一方面,在路侧基础设施未完全普及前,车端设备的推广也面临一定困难。姚丹亚指出,车路协同技术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提高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车载终端V2X功能的渗透率。
王易之认为,车路协同技术不仅解决了交通安全问题,还改变了车与路的关系。未来,我国有望实现全域级车路协同城市,不同城市将根据自身需求推进相关技术的应用。随着技术的普及,交通安全和出行效率将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商用汽车将率先通过车载终端装配实现价值和用户体验的提升,而私家车将是提升整体渗透率的主要战场。
本文内容来源于科普时报,作者为陈杰,编辑为王文洁,最终审核人为尹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