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16日),国内首批获准进行道路测试的无人巡逻车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入使用。这些无人巡逻车将在多个园区、地铁站和商业广场等人口密集及重点区域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遇到紧急情况时,市民可以通过车上的屏幕一键求助。
这些无人巡逻车体型略大于现有的无人售货车和无人配送车,内部配置了防爆服、急救箱和灭火器等设备。车身两侧分别装有一个大屏幕和一个小型触摸屏,后者特别设置了“一键报警”功能。
“这批无人巡逻车的主要职责包括巡逻防控、远程喊话、安防宣传、紧急求助和视频监控。” 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反恐和特巡警支队三中队中队长张建辉介绍,“分队工作人员能够远程操控这些车辆,实时查看现场画面,并通过指挥中心与巡逻车进行远程联动。若遇突发事件,可以迅速调度附近警力进行处理。”
根据计划,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安建设办公室与市自动驾驶办公室、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合作,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无人移动巡逻宣防队伍,配备了15辆无人巡逻车,在约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执行24小时巡逻任务。
无人巡逻车采用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具有多重安全防护机制,具备区域布控、一键求助、巡逻值守、法规宣传和应急指挥等功能。研发生产这些无人巡逻车的新石器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卫玲表示:“这些车辆的安全系统由新石器自主研发,采用360度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探测距离可达120米,同时配备高性能计算平台,每秒可进行254万亿次计算,确保车辆行驶安全。”
“无人巡逻车作为前端巡逻设备,是对传统巡逻方式的有效补充和重要支持。”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安建设办公室干部曹志雄指出,“借助‘智慧的路’‘实时的云’和‘可靠的网’等城市级基础设施,自动驾驶的无人巡逻车实现了智慧警务与自动驾驶的结合,能够在预设路段进行全天候、全区域的自动巡逻,推动城市治理方式的创新。”
自2020年9月以来,北京开始建设全球首个车路云一体化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目前该示范区已覆盖160平方公里的智能网联道路和智慧城市网络,率先开放了多项自动驾驶商业化服务。未来,示范区将继续推进第三阶段建设,扩大到540平方公里,形成可规模化复制的技术标准、工作机制、应用案例和商业模式,促进开源开放融合发展的创新和产业生态。
通过上述措施,北京正在逐步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