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5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关于促进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决定(草案)》。该草案旨在为江苏省内的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的法律支持,特别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
在苏州高铁新城,居民可以通过手机轻松预约无人驾驶网约车;在南京江心洲,无人驾驶公交车也已投入使用。这些新兴技术的发展表明,江苏省多个城市正在积极推广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然而,由于国家层面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的法规,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应用和商业化运作等方面存在法律空白。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地方立法来完善相关制度,确保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能够健康快速发展。
《决定(草案)》共有18条,涵盖产业发展思路、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及网络安全保护等多个方面。江苏省政府将致力于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强化国家级和省级车联网先导区的作用,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草案鼓励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积极探索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草案提出,在国家级和省级车联网先导区的重点地区,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时需同步规划和建设车联网基础设施,并预留安装条件。同时,鼓励企业参与车联网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维护工作。企业和科研院所也可以在公共基础设施上安装车联网相关设备,相关部门应给予支持并促进数据共享和开发。
根据国家关于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的规定,地方政府有权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并在特定区域内开展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草案还建议,在物流配送、环卫作业、道路养护、短途接驳、智能公交等领域探索商业化应用。此外,草案还明确了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商业化应用的具体要求,并规定相关企业必须建立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度,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随着车联网大数据的发展,安全风险日益凸显。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决定(草案)》要求市场主体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并制定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个人信息保护措施。同时,鼓励相关企业提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检测、认证、评估等服务,帮助企业落实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责任。
此次立法将为江苏省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进程,助力江苏省在这一领域取得领先地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