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分歧,在当前社会中愈发显著。
无论是网络上的争论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讨论,关于“购买燃油车是否优于电动车”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事实表明,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总体上牌量超过900万辆,同比下降12.1%,其中新能源车上牌量超过200万辆,渗透率达到22.9%。短短一年内,从不到10%的人选择新能源车,到现在每五辆车中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这仅仅是思想分歧的一个例子。如果我们谈论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这种分歧可能会更加明显。网络上常见的一些观点包括“发生事故由谁负责?”和“人类都无法开好车,机器怎么可能开得好?”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事实被证实,人们可能会越来越倾向于“不想亲自驾驶汽车”。众多企业纷纷设定了“自动驾驶”的目标。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特斯拉将在2024年实现全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届时将取消方向盘和踏板;
极氪汽车宣布将与英特尔旗下的Mobileye合作,计划于2024年推出全球首款支持L4级智能驾驶的消费级汽车;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随着小鹏汽车建立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预计到2025年,小鹏汽车将实现真正的自动驾驶。
一家名为轻舟智航的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也在近期发布了其NOA Demo技术,并公布了下一步计划。2023年,轻舟智航将在地平线的支持下,基于征程5芯片,实现L4级体验的城市+高速NOA方案。
如果这一切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我们还可以看看传统车企的相关计划:
对于谋求发展的新技术公司来说,立下Flag后,一切都取决于产品的表现。轻舟智航展示了其城市NOA Demo技术,这是一项L4级体验的城市+高速NOA解决方案。
根据官方视频,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其实际落地效果:
轻舟智航的技术算法与众不同,它采用时空联合规划算法,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同时考虑时间和空间两个要素,从而更好地模拟人类驾驶行为。
实现这一技术需要多传感器融合和强大的计算能力,轻舟智航正在与火山引擎合作,而小鹏汽车则建立了独立的计算中心。
尽管轻舟智航能否迅速脱颖而出仍需时间验证,但其技术和成本优势不容忽视。随着大量技术应用落地,消费者将能体验到自动驾驶的真实效果,并给出自己的评价。轻舟智航如果能将量产版本做到如视频演示的水平,未来可期。其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普及,从而进一步推动自动驾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