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无人驾驶之城”竣工,智能汽车“考官”即将上线

图灵汇官网

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在全面竣工后,计划于今年投入使用。这座国家级测试场将如何助力湖北汽车产业的发展?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进行了探访。

该测试场占地约1312亩,包含多个测试区域,如高速匝道场景测试区、极限竞速测试区、高速及极限性能测试区、极端环境测试区、城市交通场景测试区、乡村交通场景测试区、自动泊车测试区、山路模拟测试区、多功能测试区及办公运营维护区。这些测试区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平行驾驶等技术,共同构建了130多种测试场景,能够全方位地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的各项需求,确保每辆车都能经过严格检验。

据武汉中建武地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顾保廷介绍,测试场实现了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测试场景的全覆盖,提供从仿真测试到实车测试的全链条服务,包括研发、检测和认证等,弥补了武汉智能网联汽车准入测试所需的软硬件环境,有效推动了当地汽车产业链的智能化和网联化升级。

这一设施不仅为湖北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促使多家整车制造企业,如东风、上汽通用和威马,转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专注于汽车智能网联系统研发的企业在湖北落地生根,形成了一条涵盖制造、配套和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顾保廷指出,汽车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生产制造是不够的,还需要市场检测服务的支持。测试场填补了武汉在汽车测试方面的不足,通过引入一流的运营团队,孵化智能测试及相关企业,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

此外,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还拥有一个F2级别的国际赛车道,这是中部地区唯一的此类赛道,具有显著优势。与拥有百年历史的勒芒24小时耐力赛类似,F2赛事吸引了众多汽车爱好者,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消费潜力。

测试场项目现场负责人刘智海表示,未来将重点关注国际顶尖赛事,如乐芒赛F2和房车世界杯,并在国内层面举办中国房车锦标赛、中国跑车锦标赛和中国耐力锦标赛,以吸引更多观众和游客,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和旅游业的发展。

围绕汽车产业,湖北正制定更长远的发展计划。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最初规划面积达3600亩,一期仅使用了1312亩,二期还将开发2300多亩土地。武汉经开区计划建设卡丁车赛道和汽车文化产业,为省内乃至周边省份的车企提供新车发布的平台,促进汽车运动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

刘智海还提到,武汉经开区正在筹划通过预留未完善的测试场景,进一步提升测试场的功能,吸引更多汽车爱好者和车企参与,使武汉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成为行业标杆。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ZEALER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