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备受瞩目,许多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相关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在多款汽车上得到应用,部分汽车甚至能够在道路上自主行驶。
01
自2022年8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生效,这标志着自动驾驶在深圳特区内正式合法化。该条例涵盖了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三种类型的智能驾驶汽车。
从8月1日开始,部分自动驾驶汽车已正式上路,其中在福田中央商务区(CBD)的一些路段,已有自动驾驶汽车在没有驾驶员的情况下正常行驶。这些车辆配备了先进的感知系统,能够识别周围的车辆、行人及障碍物,并据此调整方向和速度,确保安全通行。例如,当有行人突然横穿马路时,系统会迅速作出反应并紧急制动,以礼让行人。
目前,深圳市的居民可以在特定路段免费体验这些自动驾驶汽车。尽管这些自动驾驶汽车仍处于测试阶段,且需要配备安全员,但安全员通常不会直接干预车辆操作。然而,一旦遇到系统无法处理的突发状况,安全员可以随时介入,保障乘客安全。
此外,除了普通道路的无人驾驶外,无人驾驶技术在深圳的一些特殊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妈湾智慧港,已有38辆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每日在码头内运行,这些车辆完全无需人工驾驶,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不过,相较于港口环境,城市道路交通状况更为复杂,但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持续发展,未来实现大规模的无人驾驶汽车上路将成为可能。
02
随着深圳自动驾驶合法化的推进,未来无人驾驶技术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预计在未来五年至十年内,道路上的自动驾驶汽车数量或将大幅增加。如果无人驾驶技术广泛普及,网约车行业将面临重大变革。
近年来,中国网约车市场迅速扩张,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尤其是为网约车司机提供了就业渠道。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约有3000万名网约车从业者,其中既有全职司机也有兼职人员。此外,截至2022年2月,全国已有263家网约车平台获得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405.3万张。由此可见,网约车市场规模庞大,对促进灵活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网约车司机可能会面临失业风险。尽管当前无人驾驶普及率较低,且尚未完全获得公众信任,但随着技术进步和行驶里程增加,无人驾驶的安全性将逐渐提升。若最终证明无人驾驶比人工驾驶更加安全可靠,那么无人驾驶取代人工驾驶将成为必然趋势。
今年3月,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Robotaxi项目负责人戴娟在一次论坛上表示,到2025年,随着技术不断迭代和成本下降,无人驾驶将逐步替代人工驾驶,从而改变出行市场格局。
03
随着无人驾驶成本下降和技术成熟,网约车市场或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当前,网约车主要由平台和司机组成,是一种轻资产模式。但在无人驾驶时代,网约车出行将不再依赖司机,而是以汽车为核心竞争力,行业将转变为重资产模式。届时,专业的网约车平台可能自行购置车辆并进行统一管理。
在此背景下,汽车制造商将成为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直接生产汽车并投放到网约车市场,利用成本优势占据市场份额,一些现有的网约车平台或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