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的科幻小说《三体》中,描绘了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光速飞船“星环号”。受此启发,有一家公司命名为星环科技。
“正如《三体》中的星环集团聚集了最优秀的科学家,致力于建造超光速飞船,我们也希望聚集一批顶尖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共同打造世界上最高效的数据管理软件。我们期望数据处理速度如同光速一般迅速。”星环科技创始人兼CEO孙元浩笑着说道。
2013年,孙元浩从英特尔离职,创立了星环科技。自那时起,他见证了中国大数据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当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将大数据应用于实际业务中。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大数据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我们希望把握住这五年的发展机遇,利用新一代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孙元浩表示。
打造全球最佳的数据管理软件
2013年,被誉为中国大数据元年的那一年,大数据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被认为是创新和生产力提升的新前沿。星环科技正是在这一年成立的。
孙元浩当时是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数据中心软件部的CTO,他决定离开这家工作了十年的外资企业,创立星环科技,专注于大数据基础软件的研发。星环科技的名字取自《三体》中的星环集团,寓意着汇集一批优秀人才,共同构建全球最佳的数据管理软件。
“当时,大多数大数据管理软件都是由国外公司提供的。我们认为,凭借中国的数据量和复杂的应用场景,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潜力将远远超过其他国家。此外,国外的技术未必能完全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孙元浩回忆道。
随着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逐渐演变为分布式数据库。这种转变吸引了孙元浩投身创业。
“相比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在性能上提升了数倍,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化。国产软件在这一浪潮中,有很大的机会实现弯道超车。”孙元浩分析道。
大数据赋能各行各业
星环科技的成长伴随着国内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最初,公司的第一批客户主要来自电信和金融行业。
“2013年至2015年间,由于3G和4G网络的发展,电信和金融行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急剧增长,迫切需要新技术来应对数据量的激增。例如,过去人们在银行取款时,ATM机通常一次只能取一定金额。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使是小额交易也会记录下来,因此行业的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
2015年后,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也开始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
“当时,一家石油企业的加油卡用户数量甚至超过了某些银行的用户数量,每月加油次数达到数百亿次,数据量十分庞大。”孙元浩指出。
到2019年,国内启动了电子政务建设和一网通办项目,各地政府纷纷成立了大数据局,推动大数据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同时,数据库作为基础软件,成为自主可控的关键领域,也为星环科技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推动大数据的应用。”孙元浩表示,“此外,国内客户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国产软件,即便它们的价格可能更高。”
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星环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4亿元、2.60亿元和3.3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7.80%,呈逐年上升趋势。2022年1月至9月,营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将达到1.60亿元至1.93亿元,同比增长17.86%至41.76%。
“得益于大数据应用的普及以及国产化意识的提升,近年来我们的增长势头较为稳健。”孙元浩自信地说。
分布式数据库是未来
目前,星环科技已形成涵盖大数据与云基础平台、分布式关系型数据库及数据开发与智能分析工具的产品矩阵。孙元浩透露,未来将继续围绕这三大产品体系进行布局。
在大数据基础平台方面,星环科技将进一步支持更多的数据模型。目前,星环科技已支持10种数据模型中的5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未来,公司将努力使剩余的5种模型也达到市场前列水平,并通过系统优化,大幅提升产品性能,确保在竞争中领先国内外对手三到五年。
在分布式数据库方面,星环科技的目标是抓住对传统数据库进行大规模替代的机会。
“大数据平台主要面向增量市场,而分布式数据库则用于进攻存量市场。相比甲骨文、IBM、微软等企业的传统数据库,星环的产品兼容性更强,无论是大数据还是小数据,都能提供出色的性能,并支持多种混合负载。”孙元浩表示。
在数据开发与智能分析工具方面,星环科技将持续提升产品的易用性和功能性。在分布式机器学习方面,星环科技已显著超越传统统计分析软件,但在其他领域,仍需追赶国外成熟软件。
谈及未来增长空间时,孙元浩认为,大数据基础平台公司将继续占据收入的主要部分,而数据库将迎来快速增长。长远来看,分布式数据库将成为主流趋势。
“数据被视为企业的重要资产,数据量不断增加。分布式数据库的优势在于支持无限扩展。我们还将推出轻量级的分布式数据库,使得即使是小规模数据也能使用,性价比极高。客户无需先从小规模开始,然后再升级到更大规模。此外,分布式架构采用多个副本,相比传统的主从复制方式,能够实现各副本间数据的一致性,从而避免技术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保障应用的正常运行。”
抓住数字化转型的窗口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单列成篇,并提出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孙元浩认为,未来五年将掀起新一轮大数据建设热潮。
“这相当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利用新一代技术推动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然要用到大数据,其中蕴含的巨大机遇不容忽视。我们希望把握住这五年的窗口期。当然,数字化转型完成后,大数据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一切才刚刚开始。”
在孙元浩看来,电信、金融、能源、政府、制造、医疗、交通等行业,均存在旺盛的数据应用需求。
“前不久,我们帮助一家化工企业提升产量,通过机器学习模型优化催化剂,实现了千分之三的产量提升,相当于增加了数十万吨。此外,在电子政务领域,星环科技在底层支撑方面表现优异,尤其是在核酸检测和健康码系统中,分布式数据库的优势尤为突出,因为传统的单机数据库无法承受如此高的并发量。”